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故事 >> 正文

河南鹤壁示范区:食用菌项目 日产8万瓶 畅销八省市

Date:2025-11-27 15:03:41    来源:    作者:   访问:17   

近日,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河南菌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处处涌动着实干热潮:包装车间里,身着洁净工装的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分拣、称重、封装,一箱箱饱满鲜嫩的海鲜菇整齐码放;实验室内,科研人员专注调配培养基,精细培育优质菌种;厂区门口,来自陕西、北京等地的货运车辆早已排队等候,工人们默契配合完成装车,将新鲜菌菇送往各地市场,尽显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海鲜菇从菌种筛选、培育到采收上市,要历经11道严格工序、整整118天的精细管护。”河南菌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负责人周彪介绍,第一批海鲜菇自10月初开售以来,便凭借优良品质获得市场广泛好评,已成功进入北京、山东、陕西、安徽等8个省市的消费市场。

走进生产车间,只见整齐码放的瓶装培养基正被送往灭菌室。“培养基以玉米芯、米糠、麸皮、棉籽壳等农作物下脚料为原料,经高温高压灭菌和精细加工后,能为海鲜菇生长提供充足养分,这也是实现海鲜菇工厂化生产的核心基础。”周彪表示,这种原料选择既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助于推动食用菌产业向环保、可持续方向转型。

智能化与标准化是公司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在车间外,一条长约320米的智能化流水生产线格外醒目,将装瓶、培育、搔菌、出菇、包装等环节无缝串联。在封闭的流水线空间内,成熟的海鲜菇被自动输送至包装车间,空瓶则经生产线循环运回装瓶车间重新利用,形成高效闭环生产模式。在培育室内,一簇簇雪白的海鲜菇茁壮成长。据了解,培育车间始终维持恒温环境,统一规格的培养基有助于实现集约化养菌,大幅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生产环节依托数字化系统,精准调控温度、光照、水分和空气,智能模拟自然生长条件,为海鲜菇营造全年稳定的理想生长环境。

“公司还创新应用高密度瓶栽生产技术、食用菌瓶栽模式,以及液体菌种自动化接种等先进工艺,有效解决了菌种生产工艺落后等长期制约产业升级的难题。”周彪补充道,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与各环节的严格把控,既保障了海鲜菇的品质稳定,又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推动食用菌产业从传统种植逐步向现代化、标准化转型。目前,公司日产海鲜菇约8万瓶,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产业发展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今年50多岁的古城街道居民韩大姐表示,如今她已成为出菇车间的熟练工,每月工资3000多元,“骑车五六分钟就到厂区,工作既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又不耽误挣钱,在家门口能找到这么合适的工作,感到特别满足。”据了解,企业目前已为周边140多名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待项目达产后,预计可直接带动400多人就业,帮助村民实现“就业不离家、增收有门路”。

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菌禾生物以工业化思维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既有效推进农作物下脚料资源化利用,践行绿色循环理念,又通过就业岗位有效促进村民增收,并以产业辐射效应持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从“菌菇种植”到“产业集群”,从“技术突破”到“民生改善”,该企业为地方推进产业振兴、带动就业富民提供了有力支撑。河南菌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梁亚东表示,公司将持续深耕食用菌特色产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拓展产品品类、深化一二三产融合,推动食用菌基地向“生产+旅游+科普+研发”一体化示范平台升级,以产业兴旺持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应有力量。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