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刘敬慈纽约专场音乐会:致敬被历史遗忘的女性作曲家
“用琴声唤醒沉睡的音乐记忆,推动古典音乐多元化发展”
撰文|王昕
图片提供|GOCAA全球杰出华人艺术家协会
地点|美国纽约国家歌剧中心Marc Scorca音乐厅
上月,一场主题为《致敬女性作曲家的音乐力量》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在纽约国家歌剧中心Marc Scorca音乐厅隆重举行。演出由旅美钢琴家刘敬慈担纲,由全球杰出华人艺术家协会(GOCAA)主办。整场音乐会聚焦女性作曲家的作品,吸引了大批中外观众到场支持,演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这不仅是一场演奏会,更是一场以艺术为名的文化宣言。刘敬慈通过精心挑选的曲目,向纽约观众展示了女性作曲家在音乐史中不可忽视的创作力量。作为压轴的安可曲,刘敬慈演奏了当代美国作曲家卡罗琳·肖(Caroline Shaw)的《Gustave le Gray》。这首作品以现代语言重新解构古典钢琴传统,音符层层叠加,如梦似幻,为整场音乐会划下一个意味深长的句点。
刘敬慈音乐会现场(摄影:GOCAA)
重拾被遗忘的声音
音乐会从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玛丽安娜·冯·马丁内兹的《E大调钢琴奏鸣曲》展开序幕,展现出女性作曲家在古典时期就已具备的创作张力。克拉拉·舒曼的《音乐晚会》则透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光辉,而美国作曲家艾米·比奇的《梦境》与法国布朗热姐妹的作品,则让人沉醉于20世纪初的美好年代气息。
“这些作品不仅美丽动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宣扬。”观众Tim Wong表示,“刘不仅演奏它们,更让我们理解这些声音为何应被纳入主流音乐史。”
刘敬慈音乐会现场 (摄影:GOCAA)
承载使命的艺术家
刘敬慈毕业于美国曼尼斯音乐学院与康涅狄格大学,长期致力于挖掘与传播被忽略的古典音乐作品。她的演奏融合学术研究与艺术表达受到业内高度好评。刘敬慈曾多次受邀参加包括CT肖邦协会音乐演出季、法国枫丹白露音乐节(The Fontainebleau School of Music)、国际键盘学院音乐节(International Keyboard Institute and Festival)、北京国际音乐节(Beijing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 and Academy) 等多个国际舞台。她的首张独奏专辑《美之肖像》(”Portrait of Beauty”)荣获《Fanfare Magazine》“不可错过之作”称号,《纽约音乐会乐评》称她“演奏充满色彩,情感细腻,技巧高超”。
“我希望观众在离开音乐厅之后,还会哼唱今晚听到的旋律。”刘敬慈在接受《凤凰网音乐专栏》采访时说道,“当我们忽略女性作曲家的声音,我们其实听到的只是音乐史的一半。”
刘敬慈音乐会现场(摄影:GOCAA)
未来展望
在2025年演出季中,刘敬慈将继续在纽约DiMenna表演艺术中心、Klavierhaus、施坦威音乐厅,卡内基音乐厅、波士顿哈佛大学,芝加哥国家键盘教育大会(NCKP)等地演出,并将开启全新录音项目,系统性呈现女性作曲家的音乐瑰宝。
作为一名钢琴家,刘敬慈不仅仅是音乐的演奏者,更是古典音乐的推动者。她以实际行动改变人们对“经典曲目”的定义,也让更多沉寂的女性作曲家的声音被听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