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造破壁垒 税惠赋能向“新”行
在国际贸易形势与低碳转型双重挑战下,东台某特种防护用品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却是一派火热景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双双特种防护手套整齐有序产出,工人们正将印有ISO14068碳中和认证的产品装箱发货。今年一季度,这家曾受国际形势重创的企业出口额强势增长。企业负责人指着电子屏上的数据感慨:“从研发攻坚到实现技改降碳提效能,我们的手套贴着‘碳中和’标签出海,这份底气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政策护航’啊!”
近年来随着全球市场发展和贸易摩擦加剧,传统工艺手套出口后利润率压缩到不足5%,企业想要生存必须突破转型高端环保手套的瓶颈。公司研发部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至今公司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在厂房屋顶铺设光伏板,年发电量约160万千瓦时覆盖近八成的用电需求;对15条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蒸汽利用率提高15%以上;新上两台RTO炉,将生产线废气收集焚烧并回收再利用,能耗降低23.79%。伴随技术改造费用的大量投入,资金短缺负担一度压得企业喘不过气。东台市税务局税费优惠政策辅导专家团队在一次走访服务中了解到企业困难后,量身定制一整套的税费优惠政策清单,涵盖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出口退税申报等各类税费政策。
“是税惠活水浇灌了研发沃土!”财务负责人韩女士站在生产线前面算起了一笔笔“政策收益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三年累计释放资金670万元,助推企业拿下37项国内外专利;企业出口退税账户到账周期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退税资金累计3240万元全部投入智能化改造,实现年碳排放降低11%,节约人工30%……显微镜式的政策服务甚至细化到购进的某台生产设备可享受500万以下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如今,这一个个数字正转化为真金白银的订单:山姆等国际采购商主动提高15%溢价签订长期协议、欧美日客户明确提出供应商提供碳中和证明后订单转化率提高30%。
“我们不仅要让企业走出去,更要帮助企业走得稳、走得赢。”东台市税务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针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辅导专家团队”机制,推动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滴灌,让更多新质生产力以低碳竞争力勇闯国际贸易“新蓝海”。 (叶敏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