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棚”架起“连心桥” ——中山路街道以党建引领破解民生难题
“以前电动车乱停乱放,‘飞线’像蜘蛛网,看着揪心,用着担心。现在好了,新车棚又宽敞又安全,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看着社区里新建成的爱心车棚,鹤壁市鹤山区中山路街道向阳社区居民李女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向阳社区所辖小区多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电动车“停车难、充电忧”问题突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是基层治理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面对这一难题,中山路街道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建造爱心车棚为小切口,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建、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党建引领,把稳“民生舵盘”
街道党工委将党建引领作为破解治理难题的核心引擎,构建“街道统筹、社区主抓、党员带头”三级联动机制。街道主要领导牵头专版。通过实地走访、“板凳会”“楼院议事会”等形式,精准梳理出“遮雨防锈、充电配套、空间合理”三大核心需求,最终决定在群众呼声最高的向阳社区建设首个标准化车棚。专项工作组全程统筹、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多元筹资,汇聚“共建暖流”
针对资金缺口,街道创新思路,打破“政府兜底”单一模式,探索出“社会募集、企业赞助、群众贡献”的多元筹资路径。街道干部主动对接企业,以项目的民生意义争取支持,成功获得鹤煤三矿等5家企业赞助价值4万余元的物资赞助。在社区内部,党员带头捐款,群众积极响应,192名居民共募捐5235元,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群众参与,凝聚“家园意识”
项目建设中,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分包干部和社区支部书记牵头,动员60多位居民参与建材运输、现场搭建。退休党员常春生发挥技术专长,主动承担车棚焊接关键环节,既节省了成本,又提升了效率。项目从选址到用材全程接受居民监督,确保车棚“用得上、用得好”。
“爱心车棚项目虽小,却是我们探索基层治理方法的一次成功实践。”鹤壁市鹤山区中山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多元共建、群众参与”的治理模式,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史文昭)
关键词:


匠心筑暖居 情满花语城
“简单为鲜,沃集鲜” - 沃尔玛自有品牌焕新升级..
HEFANG双11登顶背后:会“讲故事”的珠宝,正在成为年..
中国探洞游乐行业高峰论坛:探索成长的未来..
爱慕运动|告别枯燥乏味 点燃你的运动热情..
2019全国青少年迎春大联欢在重庆拉开盛大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