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召:构建全域养老服务体系 绘就“夕阳红”幸福画卷
(通讯员:乔璐 张露露)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吃热乎饭,还能和老伙计们下棋聊天,日子比以前舒坦多了!”近日,记者走进南召县云阳镇云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6岁的陈清邓大爷一边下象棋一边感慨。近年来,南召县云阳镇紧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目标,聚焦“一网覆盖、多元融合、四心服务”,加快建设功能完备、供给多元的全域养老服务体系,让辖区2300余名老年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云阳镇是典型的城乡融合镇,既有镇区集中居住群体,也有农村留守老人散居现状。针对“城镇+农村”二元结构,该镇以系统化思维谋篇布局,推动养老服务从“点上突破”向“全域覆盖”升级。
“我们成立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养老服务专班,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等12项配套政策,召开20余次专题推进会,破解场地、资金、人才等难题10余个。”云阳镇四级调研员孟凡杰介绍。在设施布局上,该镇构建“镇区+社区+农村”三级服务网络,镇区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核心,提供集中托养、康复护理等综合服务;社区聚焦人口密集区,建成大关社区等6个日间照料中心,解决“白天无人管”问题;农村针对留守老人集中村,建设铁佛寺等村级养老服务站,辐射周边5公里范围,让农村老人“离家不远、服务不缺”。
硬件支撑上,该镇争取上级资金125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48万元,实施镇敬老院提升改造、云钢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项目,增设康复理疗室、紧急呼叫器等适老化设施,同步搭建智慧养老平台,实现“一键呼叫、远程监护”。同时,通过制定《服务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规范》等8项核心制度,建立“定期检查+问卷调查+资金专项账户”监管机制,确保服务质量与资金安全。
“以前总觉得养老就是‘吃饭睡觉’,现在这里有康复训练、手工课,还有医生定期检查,住得踏实!”在云钢新时代养老服务中心,64岁的黄世荣笑着说。云阳镇跳出“机构养老为主”传统模式,创新“公办引领+社会参与+医养结合+居家服务”五位一体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跨越。
公办机构作引领,镇敬老院按“十具备一安全”标准改造,13名护理员“1对6-8”精细照护,特困供养老人免费入住,富裕床位成本价向社会开放,年均服务超800人次。同时,通过三级网络联动,带动社区、村级站点提升服务技能;社会力量方面,引进390万元社会资本,盘活原云钢厂闲置资源,建成2500平方米的云钢新时代养老服务中心和1600平方米的幸福大院,设置171张床位,提供日间照料、残疾人照护等服务,目前入住52人;针对医养结合,建立“镇卫生院+养老机构+村卫生室”协作机制,养老机构设医疗服务点,镇卫生院派驻医护定期坐诊;村级卫生室为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一季一随访”服务,实现“机构内看病、居家上门疗”,破解“就医远、看病难”;在居家服务上,该镇精准摸排216户特殊困难老人需求,定制防滑地面、扶手安装等适老化改造方案;整合餐饮资源建成2个老年食堂、1个老年餐桌,提供助餐服务5360人次,让“做饭难”变“用餐暖”。
“护理员每周上门帮我剪指甲、打扫卫生,还陪我聊天,比亲闺女还贴心!”铁佛寺村刘金荣阿姨口中的“贴心服务”,正是云阳镇“专业用心、个性贴心、幸福舒心、安全放心”“四心”品牌的缩影。
在专业队伍上,该镇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养老护理员培训,通过“理论+实操”考核发放证书,建立“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评选“星级护理员”,激发队伍活力;在个性服务上,定制营养菜谱,为特殊老人提供“生日小灶”“季节换衣”,组织体检、手工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在关怀关爱上,推行“敲门行动”“助老暖心”志愿服务,年均探访5200余人次,代购代办3100余次,开展节日慰问、慈善救助60余场;在安全底线上,制定应急预案,开展12次专项检查,整改隐患20余处,举办5次安全培训、4次应急演练,守牢养老安全防线。
“养老服务没有终点。”云阳镇镇长李太振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一网多元四心”体系,探索“智慧养老”“跨村互助”等新模式,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家门口”享受有温度、有品质的养老服务,绘就更美的“夕阳红”图景。
关键词:


以镜头为笔,铸刻时代脊梁
见义勇为丨危急时刻,寒流之中他上演“极限营救”..
极狐驭码 x MiniMax M2 为码而生 - 极狐驭码全面适配 ..
中国探洞游乐行业高峰论坛:探索成长的未来..
爱慕运动|告别枯燥乏味 点燃你的运动热情..
2019全国青少年迎春大联欢在重庆拉开盛大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