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镇平:小芝麻“榨”出致富经
近日,走进河南省镇平县张林镇“林麻油”非遗工坊,浓郁的芝麻香油味扑鼻而来,炒芝麻的滋滋声、石磨研磨的沙沙声此起彼伏。
这片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生态种植区,凭借丹江水系滋养和特有的沙壤土,孕育出一种形态独特、籽粒饱满的芝麻——其蒴果成熟时顶端自然歪斜,被称为“歪嘴芝麻”,成为镇平县特产张林麻油的独家原料。
镇平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林“林麻油”制作技艺传承人张道山正按照传统工艺,将晒干的歪嘴芝麻筛选、清洗、炒制,再用石磨细细研磨成酱,经过兑水、搅拌、沉淀等多道工序,琥珀色的麻油缓缓渗出。工坊在完整保留“石磨碾浆”“水代取油”传统技艺的同时,引入现代设备提升工艺水平,使油品保持“橙黄微红、透明油润、亚麻酸含量高”的优良特质。
据悉,张林麻油兴于明代,盛于清朝,至今已有四百余年传承。据地方志记载,鼎盛时期张林镇“三里长街,四十八井,七十二油坊”,每逢榨油时节,香飘十里,沁人心脾。2024年4月,张林“林麻油”制作技艺成功入选镇平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坊被正式评定为非遗工坊,这一古老技艺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去年销量20万斤左右,远销新疆、陕西、山东、安徽等地。”张道山介绍说,“我们始终坚持‘以信誉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让大家吃上放心正宗的张林麻油。”
据介绍,张林麻油历史悠久、声名远播,是非遗保护项目。张林镇注重把非遗保护和发展产业紧密结合,打造非遗工坊,适应市场需求,收到了发展产业、传承文化和富裕群众的综合效果。
近年来,镇平县张林镇以“非遗+”为发展路径,通过建立非遗工坊、开展技艺培训、组织非遗展演、拓展电商销售等方式,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消费市场接轨,不仅激活了非遗生命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张林麻油已从地方特产逐步走向全国市场,成为一张融合历史记忆与现代活力的“文化名片”。(张万青 王庆)
关键词:


极狐驭码 x MiniMax M2 为码而生 - 极狐驭码全面适配 ..
锚定新坐标、八赴进博会,破解百年松下在中国的AI战略..
松下进博启示录:一份“技术范式”的创新答卷..
中国探洞游乐行业高峰论坛:探索成长的未来..
爱慕运动|告别枯燥乏味 点燃你的运动热情..
2019全国青少年迎春大联欢在重庆拉开盛大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