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故事 >> 正文

富锦市以风貌焕新激活营商环境 北国粮都打造县域发展新样板

Date:2025-11-11 16:59:39    来源:    作者:   访问:47   

富锦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下辖的县级市,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核心区域。东与同江市相邻,西与绥滨县接壤,南与桦川县、集贤县毗邻,北与绥滨县隔江相望,市域总面积达 8227.163 平方公里,松花江横贯境内东西,既是重要水运航道,更滋养了沃野千里的黑土地,让这里成为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北国粮都” 的美誉实至名归。

从自然禀赋来看,富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日照时数超 2400 小时,黑土有机质含量高达 3%-5%,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全市耕地面积超 1000 万亩,水稻、大豆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的 7% 和 3%,粮食年产量稳定在 300 万吨以上,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大豆之乡”“中国东北大米之乡”。“富锦大豆”“富锦大米” 均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颗粒饱满、营养丰富的特质畅销全国并远销海外,成为富锦最亮眼的产业名片。

除了深厚的农业根基,富锦的产业版图正加速扩容升级。依托优质农产品资源,该市建成省级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培育出一批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借助三江平原丰富的风能、光能优势,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远景能源等重点企业的落户投产,为县域经济注入绿色动能;凭借松花江航运优势,富锦港成为黑龙江省对俄开放的重要水上通道,为跨境贸易与产业合作搭建起便捷桥梁,推动产业发展从 “内陆型” 向 “开放型” 转型。

文化与生态资源更是富锦的 “隐形财富”。这里是满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之一,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满族的萨满文化、赫哲族的渔猎文化与汉族的农耕文化在此交融共生。每年举办的 “三江平原开江节”“富锦大米丰收节”,不仅展示了地域文化特色,更成为拉动文旅消费、凝聚城市活力的重要载体。境内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湿地面积超百万亩,每年吸引丹顶鹤、白鹳等数万候鸟在此栖息繁衍,生态旅游潜力巨大,也让富锦成为 “宜居宜游” 的生态之城。

近年来,依托这样的历史积淀、地理优势、产业基础与生态文化资源,富锦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2024 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7.9%,增速位居全省县域第一;签约招商项目 26 个,总金额达 241.7 亿元,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2025 年,该市聚焦 “企业需求”,创新构建 “1+X+N” 企业服务网络,累计解决企业各类诉求超 8000 件,推动 5 个重点项目实现 “拿地即开工”,营商环境的 “硬支撑” 与 “软服务” 双轮驱动,让投资热度持续升温。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系统布局中,富锦市政府深刻把握 “城市风貌是营商环境直观名片” 的要义,将城市面貌提升与街区文化塑造作为激活发展活力的关键抓手。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节点的精心雕琢,富锦正从 “北国粮都” 向 “宜居宜业宜游之城” 加速转型,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直观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诚意、活力与发展潜力。

政企协同筑新景:富锦市政府与央美文创共塑城市发展新名片

富锦市政府以 “打造营商环境软实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为目标,将城市景观升级作为民生工程与招商载体统筹推进,成立城市风貌提升专项工作组,整合多方资源,携手央美文创公司等专业团队,在公共空间营造、节庆文化塑造、城市门户打造等领域精准发力,既为市民构建了高品质生活场景,更向外界展现了富锦的招商诚意与发展韧性。

公共空间与文化地标:民生温度与招商高度的双重赋能

富锦市政府始终秉持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将城市景观项目作为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纽带。在人民公园景观升级中,市政府为满足市民对优质公共空间的需求,同时塑造契合 “粮都文化” 与 “生态优势” 的城市标识,特邀央美文创公司参与设计诸多廊架项目。

花瓣亭提取当地花卉元素,通过金属雕花与灯光设计,呈现出 “北国粮都” 的田园诗意,夜晚灯光亮起时宛如盛开在街头的艺术之花。融合自然与城市空间,打造兼具艺术性与功能性的休憩亭,让城市人群亲近自然。五瓣花造型,平角与翘脚交织,柔美灵动。花瓣底端无缝连接,线条流畅,整体和谐统一。棚顶至地面一体柱体,结构稳定且视觉连贯。弧形线条简化冗余,提升空间通透感。;

荷叶亭以三江平原湿地荷叶为原型,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打造出舒展的 “叶面” 结构,既为市民遮阳避雨,又隐喻着富锦的生态优势;

雨水亭创新融合雨水收集系统与艺术装置,将功能性与观赏性完美结合,体现了富锦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

环形亭则以简洁的几何形态呼应三江平原的辽阔地貌,成为街区空间的视觉焦点。

罗马柱廊架融入“新生” 理念,以装配式工艺盘活既有设施,既寓意富锦在传承中创新的发展姿态,又通过扩大棚顶面积、增设移动售卖亭等举措,实现了艺术审美与民生便利的有机统一,成为市民休闲、游客打卡的活力场域。

这些廊架不仅是城市公共空间的 “颜值担当”,更通过艺术化的表达传递了富锦的文化底蕴,让往来客商与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城市的审美品位与人文温度,为营商环境塑造了 “第一眼好感”。

为激活节庆经济、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借节庆 IP 展示富锦的农业底蕴与民俗魅力,富锦市政府提前布局 2026 新春文旅矩阵,联合央美文创公司打造 “锦绣粮都・红火富锦 2026” 主题花灯工程。巨型立体 “春” 字灯组融合仿真鞭炮、红灯笼等东北年俗元素,巧妙植入大豆、水稻等本地农业符号,借助动态光影技术营造沉浸式年味场景。这一项目是市政府培育文旅 IP、拉动消费的创新实践,更将 “北国粮都” 的产业底蕴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体验,为城市商业活力注入强劲动能。

在城市入口形象塑造上,富锦市政府立足 “招商第一印象窗口” 的战略定位,携手央美文创公司打造 “锦门” 标志性雕塑。这座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艺术地标矗立在环岛中央,地面视角的 “富锦欢迎您” 标识与 “中国大豆之乡 东北大米之乡” 产业名片交相呼应,航拍视角下如一座开放的 “发展之门”,全方位传递城市的热情与实力。市政府通过这一项目,将地域文化、产业优势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让每一位到访的投资者都能直观感受到富锦的营商诚意与发展潜力。

从项目规划到落地实施,富锦市政府始终发挥主导作用,以政策引导、资金保障、部门协同为抓手,确保每一处景观既具艺术价值,又饱含民生温度、招商引力。这些由政府统筹、专业团队赋能的项目,不仅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成为富锦营商环境优化、城市能级提升的生动注脚,彰显了富锦市政府在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与智慧。

未来,富锦市将继续依托自身的农业、生态、文化优势,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以城市风貌焕新为纽带,串联起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招商引才的多元需求,让 “北国粮都”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