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被“织”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11月4日,河南迎来近期一个难得的晴日。在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乡村振兴产业园的沐澜家纺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熟练地对一批批颜色鲜亮、款式多样的羊绒被进行最后的检验和打包。这些以优质羊绒为内芯、纯棉布为被套的产品,因其优良品质备受市场青睐,即将漂洋过海,出口海外。
自投产以来,沐澜家纺发展势头强劲,月均产量已超过1.6万条,月产值近千万元,迅速成长为当地产业振兴的突出亮点。企业通过整合羊绒整理、绗缝、质检、打包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尤为可贵的是,它将“家门口就业”从愿景变为现实,重点吸纳本地留守妇女、脱贫群众及返乡青年就业。目前,技术工人月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普通女工也能稳定获得4000多元的工资,为当地群众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厂长李永全是返乡的技术骨干,他积极推行“老带新”培训机制,将生产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我们希望能把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带回家乡,让乡亲们不用外出奔波,在家门口就能致富。”李永全道出了企业管理层深厚的家乡情怀。这也是企业最终选择落户湖阳的重要原因,除了地理位置、政策支持和劳动力优势外,这份反哺桑梓的初心至关重要。
湖阳镇地处豫鄂交界,饲草资源丰富,素有养羊传统。但在过去,由于销路有限、附加值低,羊毛时常面临“羊多毛贱”的困境。如今,以沐澜家纺为龙头,当地成功探索出“农户养羊—企业收储—外地精加工—本地高端制品产”的完整产业链。通过推动品种改良和科学饲养,越来越多的优质羊毛成为制造高附加值产品的原料,切实实现了“原料在地、加工在地、品牌在地”的产业化发展。
这一发展模式,不仅有效补齐了产业链的短板,更是将以往“滞销”的羊毛变成了炙手可热的“软黄金”,打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羊绒产品,为湖阳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产业活力。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和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沐澜家纺有望成为持续带动群众增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引擎。(赵雪丹 王佳佳)
关键词:


进博之约・2025中国-斯洛文尼亚跨国企业对接会在沪成..
南网通航公司携“拳头产品”亮相2025第三届CATA航空大..
河南镇平:重阳敬老暖人心
中国探洞游乐行业高峰论坛:探索成长的未来..
爱慕运动|告别枯燥乏味 点燃你的运动热情..
2019全国青少年迎春大联欢在重庆拉开盛大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