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故事 >> 正文

汪峰相信未来首站成功落幕后的思考:请以音乐价值评判歌手

Date:2025-11-05 11:31:46    来源:    作者:   访问:57   

十天前,汪峰2025年“相信未来”巡回演唱会首站在哈尔滨成功落幕,观众热泪盈眶,连保安都感慨“从未见过如此疯狂和激昂的摇滚现场”。但是某些演唱片段在社交媒体上被反复播放、恶意剪辑、放大评论;有人直言感叹,有人恶言相向。

汪峰的音乐生涯从不乏争议,但这次似乎格外引人深思:在一个追求完美剪辑、修音技术的

时代,我们该如何公正评判一位创作型歌手的真正价值?

不同的观点本质上代表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有人聚焦于即时的、片段的现场人声表现;有人则着眼于整体的音乐表达和艺术价值。在这场争论中,前者似乎遗忘了一个基本事实:音乐人的价值不应因某次演出的现场人声盖棺定论,基于其完整的音乐创作和一贯的艺术表现才更显公允。

若仅以全部演出的“完美无瑕”作为评判标准,那么鲍勃·迪伦的翻车现场、科特·柯本的失控演奏,帕蒂·史密斯的醉酒登台,玛丽安娜·菲斯福尔被毁掉的沙哑嗓音乃至无数音乐人的不足都会导致他们/她们遭到批判。然而,他们/她们依然作为伟大的音乐人被知晓、被牢记,全因其音乐承载了思想与情感,这远凌驾于精准复刻录音室音乐的技术完美之上。

回顾汪峰的音乐历程,30年间15张专辑的持续创作与探索,是其热情和勇气的明证,应是一个音乐人最应受到关注的部分。数百首作品跨越摇滚、流行等多种风格,始终保持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传递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对生命情感的挖掘。《存在》《春天里》《北京北京》等等作品能够穿越时间,脍炙人口,正是因为它们触动了时代脉搏,唱出了无数人的共同体验。

有乐迷看过演出后说:“这些作品中有很多能引起我的共鸣,我就知道不是我一个人在经历这些,汪峰也在经历……他既能在我悲伤的时候跟我产生共鸣,又能鼓励我积极地向前看。”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对现场演唱的技术性如此苛求,却对音乐本身的价值相对忽视?某种程度上或许是时代的产物。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主导的传播环境中,一段不到一分钟的“翻车”视频往往能获得比整场精彩演出更多的关注和传播。瑕疵更易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流量来源,需要更多时间和耐心来品味的音乐内涵则正在逐渐遭到忽视与淡忘。这种碎片化的评判倾向,本质上与音乐应作为一种完整艺术作品欣赏的方式背道而驰。

追求“完美”是我们的期待,但这实际上是对音乐本质的误解。音乐不是体育比赛,关注点应置于表达是否真诚,创作是否有深度,演出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否传递了情绪与感动,而非技术上的零瑕疵。现场表演具有不可避免的脆弱面,这是音乐自然本质的一部分,真实与完美的对抗,更传递出生命气息。

汪峰哈尔滨演出中因为返送返听系统出问题,导致嗓子超负荷使用引发的争议,实际上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我们评价体系的机会。一位音乐人的价值,应该由其创作的深度、作品的持久影响力、对时代的反映和对音乐产业的贡献等多方面来决定。

汪峰的“相信未来”巡演在继续,请让我们将目光从短暂的瑕疵转向音乐之当下性与持久性的平衡。时间终将证明,真正有价值的音乐作品会超越时代的技术局限和偶然瑕疵,于人们的心海中持续回响。对汪峰如此,对整个乐坛亦是如此。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