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深山香菇产业助农增收
深秋时节,又到了出菇季,位于镇平县二龙乡老坟沟村的香菇基地变得热闹起来。走进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座座香菇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一根根菌棒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菌棒上已经长出密密麻麻的香菇。前来务工的村民们穿梭于各个大棚间采收香菇,一派繁忙的景象。
村民杨喜兰说:“我今年74岁了,在基地务工每天60块钱,中午还管顿饭吃,比在家里闲着好,挺知足的。”目前老坟沟村香菇基地已上棒20余万棒,吸纳周边群众60余人就业。
走进香菇烘干车间,基地负责人陈丹勋介绍到:“过去香菇储存、烘制都是靠人工保温保湿,现在香菇烘干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能够保证香菇的形状、色泽、香味,保证交货质量,可别小看这干香菇,这可是能让咱们山区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金蛋蛋’呢”。
二龙乡是镇平县食用菌主产区,“二龙香菇”已成为镇平县农特产品的金字招牌。该乡立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充分利用山区林木资源储备丰富、昼夜温差大、湿度大等自然条件优势,大力发展香菇种植特色产业,同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路径,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新渠道。
二龙乡投资300余万元跨村联建4个可存28万斤的香菇保鲜库,延长香菇保鲜10到15天,群众可随时将滞留的香菇存至保鲜库,通过跨村联建的保鲜库将一家一户的零散香菇进行收集汇总,形成规模出售、拳头产品,直接打入大都市商超,减少中间环节、增加群众收入。
同时,鼓励各村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群众土地5000余亩,建设香菇现代产业园,集中联片发展富硒香菇产业。香菇产业园的规模化种植,自动化控温控湿,提高了菌棒成活率、提升了菌棒出菇率,与同期相比,直接增加群众收入30%以上,小香菇撑起群众的“致富伞”,进一步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近年来,镇平县依托北部山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和种养传统,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山区支柱产业,培育以香菇、羊肚菌、黑木耳等为主的十多个食用菌品种,年产值超50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大批发市场,撑起了山区群众的致富路。(通讯员胡少佳 )
关键词:


孝感市孝南区政务服务中心:深耕“五个办”,打造政务..
十周年暨双11爆发| MINIJ 小吉以爆品矩阵与“小吉风..
河南项城:“电引擎”不停歇 矢志守护粮归仓..
中国探洞游乐行业高峰论坛:探索成长的未来..
爱慕运动|告别枯燥乏味 点燃你的运动热情..
2019全国青少年迎春大联欢在重庆拉开盛大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