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警钟时常鸣 安全防线驻校园
夏日的蝉鸣还未响起,在信阳高新区实验中学的操场上已悄然展开了一场“沉浸式”防溺水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城东街道办事处与该校联合举办,通过集体宣誓、情景化演练等多元形式,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生命安全课。
“我承诺:不私自下水,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活动伊始,学生代表彭雅轩带领全校千余名师生庄严宣读“六不一会”防溺水安全准则。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回荡在校园,既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更是对安全责任的认知提升。
在案例警示环节,听到该校政教处主任丁鹏以沉重的语调讲述着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案例,操场上此起彼伏的叹息声让空气骤然凝固。“人的生命是那样宝贵,又是那样脆弱,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不去珍惜。怀有侥幸心理,正是吞噬生命的黑洞。”丁鹏提高声量,提醒大家务必增强安全意识。
来自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急救团队化身知识使者,开展了各类急救知识科普。“第一步,迅速清理口鼻异物,第二步,仰卧漂浮保存体力,第三步,利用衣物制作简易浮具。”急诊科副主任李运虎现场演示了溺水自救“黄金三步”。互动环节中,医护人员借助人体模型,手把手教授如何判断意识、开放气道、按压频率。“手臂垂直,按压深度5厘米,每分钟100次!”七年级的李同学在指导下完成整套动作后感慨:“急救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为了更直观地让孩子们感受溺水的危险,活动设计了憋气体验环节。装满清水的脸盆整齐摆放,随着一声令下,30名参加体验的同学们根据听取的动作要领,猛吸一口气后将面部浸入水盆。5秒、10秒、15秒……有些同学很快感到不适,把头抬了起来,大口呼吸着空气。“呼吸不了的感觉,很是难受。真正溺水时,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亲身体验才知道溺水的可怕。”不少学生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一定程度上模拟真实的溺水体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窒息的痛苦,从而将防溺水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活动尾声,办事处人员、学校领导、教师及学生们在“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 从我做起”条幅上郑重签名,并集体观看《青少年防溺水警示教育片》。影片中真实的救援场景、痛心的家长哭诉,令许多学生红了眼眶。
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以“沉浸式教育”破题,用“宣誓的仪式感、案例的冲击力、技能的实操性”三剂良方,直击青少年安全教育痛点,让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既入脑更入心。城东街道办事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安全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平安健康成长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宋亮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