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税笔”勾画绿水青山 构建绿色税治 新格局
走进宿迁,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车道、生机盎然的街边绿化。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此过程中,环境保护税“多排多征、少排少征”、资源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国家资源权益”发挥重要的作用,绿色税收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税收体系建设,宿迁市泗阳县税务系统开展环保税专项服务行动,通过多方配合,形成“网格管理+专班负责”“大数据入库”等管理模式,对于施工扬尘等环境保护行为进行监管,助力县内绿色经济稳健发展。
网格管理,对施工扬尘企业加强监督
环保税不同于其他税种,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仅就环保税当中的施工扬尘环保税来说,扬尘产生量系数、扬尘排放量削减系数、施工工期系数都有严格的填写要求,纳税人应依据不同施工阶段、施工类型和扬尘污染控制措施进行申报,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纳税人未能准确填写相关数据,申报精准度不高。而在建筑工地走访时则会发现,改扩建、计税依据不实、漏申报房产税和契税等情况频频发生,且税务部门难以保障税源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给目前环保税税收征管和风险管理也带来一定的挑战。
针对税务部门难以掌握建筑行业施工具体情况的问题,泗阳县税务局在今年年初就采用“网格管理+专班负责”的形式,形成“1+N”的协同治理体系。
在县内,由税务部门牵头,就不动产交易数据、施工许可等信息与住建部门、数据部门、资规部门等联动协作,获取建筑施工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全面了解县内目前建筑施工扬尘具体情况。针对重点税源企业,由属地税务管理分局对多个项目同时施工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主管业务科室定期汇总、更新房地产企业在建工程信息。
税政管理股负责人介绍到:“为提升我们实际工作效率,我们专门编制的《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征管工作指引》和‘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情况汇总表,这样能够更好减轻基层负担。”
横纵两条线的监管,形成一张巨大的“网格”,将县内正在户外施工的企业“网”了起来。在摸清税源费源的基础上,也提升了征管质效。
堵漏增收,规范环保税数据整改入库
在与相关部门协同办理过程中,税务部门获取建筑施工数据581条,经过数据分析比对和反复验证,确定将县内近300户企业列为重点核实对象。但获取这些数据后,如何进行扎口?在此基础上,泗阳县税务局利用大数据,通过“分类入库+人工研判”的形式——即对获取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再进行人工研判,确定适合通过大数据来进行分析的数据,从而规范环保税数据整改入库。
为方便数据扎口,泗阳县税务系统发动各个税源管理部门的力量,对疑点数据进行走访核实。重点核实“施工扬尘的排放口”“污染物”“税源有效期起止时间”等信息,建立一企一策动态管理档案。在走访过程中,税务工作人员发现部分企业出现施工许可证的审批日期和实际施工日期有差距,在税务干部的辅导下,企业负责人及时找到相关部门更新许可证信息。
从纳税人缴纳土地出让金到缴纳契税,再到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泗阳县税务系统形成全链条的财产行为税风险防控机制。为确保数据入库的及时性、准确性,主管业务部门定期开展业务研讨会,及时通报全县施工扬尘疑点数据整改情况。
去年全年,泗阳县税务局通过入库数据,发现应完善税源信息且需补缴税款户数近300户,对2024年及之前年度税款、滞纳金进行补缴入库,纳税人应报未报、应缴未缴的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
在系统大数据监管的基础上,泗阳县税务系统将责任分配到人,对于各自分局辖区内的环保税税源采集问题,对数据比对出现的相关疑点,由属地分局按项目进行核实。与此同时,泗阳县税务局对漏征漏管税源开展专项应对,截止今年5月,该局对信息不完整企业已进行补充登记,修改户数占比90.3%。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提升税费征管能力,持续推动构建‘政策宣传+办理指引+服务提醒’的精准辅导模式,进一步增强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泗阳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夏嫣含)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