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合规助扬帆 护航新能源电力企业远航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面对行业发展新趋势,国家税务总局防城港市税务局聚焦政策落实、协同管理与风险防控三大关键领域,为新能源企业合规经营保驾护航,助力产业在绿色发展浪潮中行稳致远。
深耕政策落实 筑牢合规发展根基
近些年,上思县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其中上思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农业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就是其中一大重点项目,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模式进行复合型光伏项目建设。但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前期资金投入大,涉税事项繁杂。
该公司财务人员王先生表示:“从项目规划到正式并网,税务部门都积极想办法为我们解决各类涉税难题,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六税两费’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缓解资金困难,我们那琴一期工程顺利完成。”
为了推动光伏产业合规发展,上思县税务局聚焦项目落地、施工、投产等关键时间节点,实地到施工场地了解项目进度和企业当前涉税需求,量身定制“税收政策礼包”,有效化解日常各类涉税难题。
风力发电作为清洁的绿色能源,在防城港市也迅猛发展。在防城区南山,绿色能源正从山峰源源不断输送到千家万户。防城港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已建成5万千瓦风电项目基地,25台风机全部投入运行,年输送约1.2亿度清洁电能。
防城港市防城区税务局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企业梳理政策适用清单,帮助企业精准合规享受各项优惠政策,规避错误享受优惠带来的风险。
该公司综合办主任史先生称:“在我们准备扩建二期项目时,税务人员主动上门讲解购置设备相关扣除政策,助力我们在合规道路上越走越稳。”
加强协同治理 释放合规管理效能
在防城港南部海域,83台单机容量8.5兆瓦及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巍然矗立,年上网电量超50亿千瓦时,可满足近500万户家庭的基本用电需求。
为助力企业“驭风而行”,东兴市税务局主动与自然资源、海事等部门建立“风电项目税收协同服务机制”,打通土地审批、海域使用、项目建设等环节信息壁垒,多次通过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办,将企业办税时间大幅度压缩,既提升了服务效率,又强化了合规管理,为项目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海上风电项目涉及海域使用权取得、进口设备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个涉税难点,税务部门为我们系统梳理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协同服务机制更是让我们少跑了很多路,节省了很多办税时间。”广西某北部湾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财务部副主任武先生感慨道。
为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在法律、财务、税务等方面的合规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防城港市防城区税务局与当地司法局、财政局联合组建“三师”服务团队,以“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监管护企”为抓手,开展“企业健康体检”服务活动,对企业的法律文件、纳税申报等进行合规性审查,评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制度,帮助企业排除合规风险,助力长效发展。
“专业团队上门‘把脉问诊’,不仅梳理政策,还帮我们排查风险隐患,提供专业建议,我们受益匪浅。”某公司财务人员周小杰表示。
织密风险防控 护航产业行稳致远
“税务部门到企业核查,不仅帮我们排除了风险,更让我们能够安心专注于项目运维,继续发挥‘渔光互补’项目的绿色优势。”广西防城港某能源有限公司李会计由衷表示。
在港口区光坡镇,该公司打造了80MWp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作为广西首家且是国内运营最成功的“渔光互补”项目,它以“上可发电、下能养鱼”的立体发展模式,让每一寸土地都迸发绿色能量。多年来,项目年均8912万度的发电量,每年可减少7.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但数据提示企业可能存在不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风险,防城港市港口区税务局迅速针对是否符合西部产业目录事项和员工缴纳社保问题开展实地核查,最终确认企业项目符合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享受要求,为企业合规享受政策红利吃下“定心丸”。据悉,该企业2024年享受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减免金额的企业用在了公司运营和项目运维上。
从田间光伏到风力发电,防城港市税务局深耕合规服务沃土,让税惠赋能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助力新能源电力企业书写能源变革时代的辉煌篇章。(高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