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故事 >> 正文

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绣”城市工笔画 “绘”文明新坐标

Date:2025-05-23 10:02:30    来源:    作者:   访问:18   

在淇水河畔,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文明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精细化治理为笔,以“文明+”融合创新为墨,让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实现“颜值”与“品质”双提升。

创新治理体系,绣出城市管理“工笔画”

“蓝色提醒教育、黄色预警整改、红色依法处罚,这样的柔性执法让我们心服口服。”在临时便民疏导点,摊主李建国对“三色管理”模式连连称赞。示范区构建“三色管理”执法体系,有效解决流动摊贩治理难题,同步设置便民疏导点,形成刚柔并济的执法模式,成为文明执法的特色实践。全区42条主次干道畅通无阻,10处公共停车场、9700个道路两侧停车位破解“停车难”,6大沿河公园、11个街头游园串联成5分钟绿色生活圈,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全民共建共享,激活文明实践“新引擎”

依托“1中心+2所+18站+2基地+5点”的文明实践矩阵,示范区打造“专业队伍+特色项目+社会协同”运行模式。11支核心志愿服务队联动N个社会组织,年均开展“剪纸传家风”“面塑塑新风”等活动328场,惠及群众1.2万人次。创新“一校一品”特色教育,开发飞行棋等沉浸式教具,覆盖师生1.5万人。培育“益淇行”“淇水科普e站”等10个志愿服务品牌,推出“朝吒吒”文明使者IP矩阵,数字文创产品传播量超20万次。通过“礼遇模范”工程,为先进典型家庭拍摄全家福、组织健康体检,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300余名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成为文明传播的“风向标”。

“文明+”深度融合,打造特色发展“金名片”

夜幕降临,朝歌里人文小镇“诗经雅集”活动现场,汉服爱好者们吟诵着“淇水汤汤”的诗句,非遗传承人吴丹丹正在教授面塑技艺。示范区深挖殷商文化底蕴,打造非遗研学馆、诗经广场、健康园等8处文化地标,创新“诗经+演艺”模式,鹿台阁广场“千人齐诵诗经、共跳诗经舞”创吉尼斯纪录。淇河风貌带画舫游、研学游、节日节庆等活动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积极倡导“文明旅游”。6座淇河书屋年开展读书沙龙、手工制作、我们的节日等活动近百场,“鹤之声”朗诵沙龙成为文化新地标。

长效机制护航,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为推进“门前四包”责任制有效落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示范区对照“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杂物堆放、门前花木绿化到位、市政设施完好、车辆停放有序”工作标准,建立“红黑榜”动态监管机制,覆盖300余家商户。创新“合伙人”治理模式,吸纳商企、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盘活阵地20余处,开发便民项目28个,老年大学课程惠及400余名学员。5600名注册志愿者年均服务9000小时,织密文明实践网络。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动17家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有效解决占道经营、环境治理等治理难题。

从“智慧城管”到“好人效应”,从生态绿廊到文化地标,鹤壁示范区用四年深耕细作,让文明从“盆景”变“风景”、“风景”成“生态”。未来,该区将持续深化“文明+”工程,以“千针万线不落一针”的匠心精神,谱写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时代篇章。(李欢 吴丹)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