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区:聚力“四个维度” 助推基层理论宣讲提档升级
2025年,漯河市郾城区着力强化思想引领、凝聚精神力量,坚持在制度建设上求思求变,在宣讲形式上求新求活,聚焦“四个维度”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在制度、内容、形式、队伍上的创新,积极打造“郾讲新声 理润万家”宣讲品牌,传播党的“好声音”、讲述郾城新发展,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郾城区龙塔街道创新“理论宣讲+非遗面塑文化”模式为群众进行宣讲
立足队伍体系“多元化”,汇聚人才强大合力。统筹整合全区各级各类宣讲人才资源,建立“3+9+N”多元化、多层次宣讲队伍体系。区级层面,持续发挥区委宣讲团引领作用,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宣讲,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持续巩固百姓宣讲团力量,鼓励基层干部、草根名嘴、模范典型等人才不断扩充队伍;创新推出理论宣讲“青春+”新模式,组建“青年郾说家”宣讲团,拓展开放麦脱口秀、相声、情景剧等特色形式开展宣讲,建好用好青年人才队伍。以3支区级宣讲团为引领,辖区内9个乡镇、街道逐步设立起创新理论宣讲分团,“N”个区级单位根据本单位本系统特色组建特色宣讲队伍,三级共同发力,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发展需求深度融合,逐步构建“3+9+N”的大宣讲队伍体系。
探索宣讲形式“多样化”,多维提升宣讲效能。创新“理论+文艺”宣讲形式,将戏曲、快板、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与理论宣讲相结合,举办郾城区“弘扬时代新风,共筑美好生活”移风易俗文艺巡演,在《移风易俗韵新风尚》音乐快板等文艺表演中倡导文明新风尚,传播文明社会的新思想、新观念,吸引观众2000余人次。搭建多元化宣讲平台,改变传统舞台的蹲点讲、线上讲等老模式,将宣讲阵地从会场、报告厅搬到小广场、楼院内,让宣讲的舞台回归基层,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微宣讲”150余场次。开设网上专栏“云宣讲”模式,拓展“线上宣讲阵地”,充分发挥“精彩郾城”公众号的新媒体传播优势,扩大宣讲覆盖面,开设书画名家公益宣讲系列微课堂两期,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在公众号发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系列微型党课,把宣讲课堂搬至“云端”、讲在“线上”。
郾城区各乡镇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戏曲文艺”基层宣讲模式
注重宣讲内容“靶向化”,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结合不同受众的共性和个性理论需求,探索靶向化、分众化宣讲模式。针对企业员工,把新发展理念、政策服务融入宣讲内容;针对社区居民,推出直面群众关切的住房安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宣讲内容;针对学校师生,侧重宣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贴近基层的优势,灵活精准开展短而精的分众化宣讲活动,真正打通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的“最后一米”。
河南省“新时代宣讲师”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活动走进郾城区龙城镇
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化”,打造特色宣讲品牌。积极打造“郾讲新声 理润万家”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基层品牌,出台郾城区《健全完善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机制 构建大宣讲工作格局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构建高效运行机制,指导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将理论宣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各自实际和宣讲特点打造各自宣讲品牌,推动形成上下联动、梯次推进的工作模式,努力实现一镇办一品牌、一系统一特色。在政务新媒体平台开设“郾讲新声 理润万家”专栏,择优选出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的宣讲信息或微视频转发推送,推动宣讲由“一时一地”变为“随时随地”,让理论宣讲触手可及。截至目前,该区今年已开展“郾讲新声 理润万家”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基层活动150余场次,受益群众9000余人次。
接下来,郾城区将持续选优配强宣讲骨干,创新理论宣讲形式,丰富宣传宣讲载体,使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实践、走进生活、走进大众,为郾城各方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张星 张琳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