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二厂绿色科技玩转低碳“变形记”
5月15日,在全国第13个低碳日,笔者来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二厂米脂气田15兆瓦分布式光伏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一排排光伏支架中穿梭,忙着完成最后的安装。“这是长庆油田首个“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光伏示范项目,年发电量将达到2000余万度,预计6月底就可以投入使用。”项目建设负责人崔彦说道。
在米脂气田15兆瓦分布式光伏建设的缩影背后,采气二厂深耕“绿色科技”,将其融入生产全链条,打造了长庆油田首个绿色低碳智能化示范作业区。在示范区的井场和集气站,屋顶与空地的一排排光伏板沐浴在高原的日光下,源源不断的电能顺着线路进入储能设施,驱动着站控系统、智能柱塞与设备机泵,运转自如。在神木第二天然气处理厂,太阳能路灯照亮夜晚的道路,成片的光伏为压缩机等大型设备供应“绿电”,与等离子火炬等7项节能减排技术深度融合,电气化率高达94.7%,气田摇身一变成为全流程的“阳光工厂”。
走进现代化钻井井场,没有了往日柴油机喧嚣的轰鸣声,国网电力取而代之,钻机从“喝油”变为用电,仅这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约柴油消耗1.6万吨。在附近的另一个气井压裂现场,该厂创新思路,将二氧化碳作为前置压裂材料使用,变废为宝,使储层形成更为复杂缝网,天然气采出较之前更加“顺畅”。“我们还在试气过程中提前接入气液分离装置进行天然气回收,让它不再白白‘溜走’,每年累计回收气量足够150万户家庭用一年。”产能建设项目组试气工程负责人说道。
“井打到哪里,绿化就铺到哪里。”朴实的口号背后,是采气二厂持续二十年的生态坚守。为加大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收编”力度,这个厂对集气站、处理厂进行工艺改造,通过简化流程、VOCs治理、放空气回收等措施,精准进行“技术减碳”,年减排二氧化碳2.62万吨。同时,该厂践行“万口井场植百万棵树”行动,以新建场站、处理厂为中心,在周边栽种耐旱抗风沙树种,累计植树造林近12万株,打造绿地3.5万亩,让开发区域的植被恢复状况更甚从前,助推能源与生态双向奔赴,为全国低碳日注入鲜活的实践样本。(通讯员 邵凤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