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四个一”机制 让民营经济拔节生长
翠屏区作为四川省4个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县区之一,紧紧围绕降本减负、融资增信、惠企服务、转企升规、多元解纷等改革试点方向,重点在建机制、搭平台、育主体、优环境4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有力有效推动了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857.35亿元,同比增长6.9%,占GDP比重53%。全国百强区排名实现“四连升”、进位第55位,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排名进位第50位,综合实力稳步攀升。
建立一套机制,凝聚改革合力。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组建7个由区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负责综合协调、融资增信、降本减负、惠企服务、转企升规、多元解纷、督查考核等工作。横向依托35名区领导59个部门375个科级干部全覆盖联系480余户“四上”企业,纵向依托网格员走访服务“四下”企业“点对点”精准服务,常态化收集解决民营企业困难诉求。累计走访服务重点民营企业3000余次、解决问题510余个。出台《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壮大措施》《支持“个转企”奖补办法》等惠企政策,依托“天府通办”翠屏专区和惠企服务专窗,形成线上线下惠企政策宣传“双轨”联动,累计兑现减免缓缴、留抵退税及各类奖补资金约11.36亿元。
搭建一组平台,助企健康发展。突出“聚”“专”“人”“融”“新”五字要诀,着力打造中小微企业创业园、专业楼宇、城市商圈、农文旅基地、科技孵化器“五类产业空间”民营企业发展载体。截至2024年底,完成新建(改扩建)产业41个,空间内新增企业454户,空间内带动就业10371人,空间内新增营收19.19亿元。建立“政银担企”季度座谈对接和融资担保“白名单”机制,设立2270万元政担、农担合作风险金,创新推出“翠微贷”“支个保”等金融产品。截至2024年底,为 1858 户企业、151户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26.01亿元。连续2年举办全区银政企交流金融推介活动,发布机会清单232项,邀请140余家知名金融机构、行业民营企业,共同探讨金融赋能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径。深入实施民营企业家“十百千万”培育工程,分批次组织民营企业家350余人次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等提升学习,同时携手宜宾学院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培训84次,4800余人参加培训。建成全市首家示范性零工市场,上线“戎城就业超市”小程序,打造“宜就业”驿站7个,双线提供就业岗位达10万余个。每年召开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和优化营商环境,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聚焦本地生活服务业、建筑装饰装修业、农工旅融合产业、科技配套服务业等“四大门类”,定期发布重点项目机会清单;设立政企会见室,常态开展政企约见活动;选聘“营商环境观察员”,开通营商环境举报投诉专线,建立企业问题诉求闭环机制。
实施一项行动,激发市场活力。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通过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专业公司招商,截至2024年底,签约时代长安、中材锂膜、科达利等项目107个,投资额982亿元,累计引进“500强”企业7家、上市公司14家、行业龙头企业4家。依托五粮液集团,通过产业招商、强链补链、园区共建等模式,引领带动当地民营经济发展,其中双谊食品工业园作为共建园区,截至2024底,已集聚川兴酒业、四川绒州玻璃公司等21家企业,形成白酒包装、玻璃制品、物流仓储等完整产业链,带动就业1000余人,实现营收2.52亿元。通过区属国有公司参股方式,在资源、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民营企业支持,截至2024年底,全区6家区属国有公司共参股民营企业23户,形成“国企主导+民企协同”的共赢格局。持续“个转企”“小升规”“专精特新”,截至2024年底,全区新增企业1.03万户,民营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4.54万户。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民营企业25家,入库备案科技型中小民营企业365家;上榜省百强民企7家,市百强民企51家。
强化一个保障,优化发展生态。建成投用岷江新区智慧法务区,实现与行政复议中心、华彩城法律服务楼宇、16个镇(街道)呼应联动的“一核多链”法务资源聚集。出台《安全生产领域检查企业十项硬措施》,进一步规范检查事项、优化检查流程、推行柔性执法,构建“条块结合”联动统筹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行业内“综合查一次”。建立清欠、历史遗留问题台账,梳理完善206个项目结算审核、竣工验收等手续并化解清欠资金3.18亿元。高标准建成投用2.3万平方米政务服务中心,新建惠企服务专区,推广行政审批事项“一窗办理”和“云导办”“专员代办”“局长进大厅”“免费送印章”等政务服务新模式,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024年底,累计办件42.15万余件,网上可办率100%、整体提速率86%。积极开展评优选树,先后评出24户 “市级优秀民营企业”、 62户 “区级优秀本土民营企业”。在区主流媒体“三江翠屏”开设“关注翠屏民营企业”专栏,讲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故事,持续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任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