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乡村振兴“干什么”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围绕这一总要求,推进乡村振兴就有方向,最终就一定能实现。各级党组织要重视乡村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聚焦产业、生态、乡风、治理四个方面持续用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宏大目标。
产业兴旺是基石,必须推进产业融合,彰显产业兴旺之美。随着我国乡村产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也迈上了新台阶。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程中,各地越来越感到,乡村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并不是乡村发展的全部和归宿。面对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规律,乡村的产业发展,必须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要突出抓第一产业为主,以第二产业为补充,以第三产业为引擎,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全面升级。要大力发展壮大富民产业,做好产业提质增效文章,谋划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生态宜居是保证,必须推进标本兼治,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是乡村的本底色,推进乡村振兴要以不磨灭乡村本底色为前提,必须守住乡村“绿水青山”。各级党组织抓乡村振兴,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竭泽而渔”“杀鸡取卵”那一套,必须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要强化顶层设计,乡村党组织要对乡村的发展进行规划,明确目标定位、发展方向、最终成果,用科学布局和合理规划凝聚民心,共同参与到建设美丽乡村的事业中来。要聚焦群众最为关切的人居生活环境问题,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污染治理、护林防火、农用设施建设等工作,将民心工程做深做实。
乡风文明是灵魂,必须推进移风易俗,彰显文明淳朴之美。文明乡风是一种共同的遵循,是一种集体共识的体现,反映了乡村群众的智慧结晶。推进文明乡风建设,乡村群众是第一主体,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实践者,也都是受益者。要把老百姓作为乡村文明的第一责任人,强化对老百姓的动员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适应新时代的文明 乡风吹入寻常百姓家。对一些陈旧、腐朽、封建的乡风糟粕,要向乡村群众讲清楚危害,让乡村群众自觉摒弃不良风俗,引导乡村群众共同参与营造美好精神家园。
治理有效是核心,必须推进乡村善治,彰显和谐有序之美。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国家治理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任务繁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推进乡村治理赋能,极大地提高了乡村治理的实效。但是,也必须看到乡村治理不是朝夕之功,需要长期用力、久久为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坚持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将派出所、村民、驻地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社等组织起来,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救灾、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为乡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泸州市合江县神臂城镇蒲昌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