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乡:一片林两层甜“生态富民”
10月23日,走进河南省内乡县大桥乡杨沟村,橘林下成片的红薯正在采收,农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大桥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党组织为引擎,积极探索“以短养长、立体开发”的农业发展新路径,在杨沟村大力发展橘子林下套种红薯的特色种植模式,让有限的土地产出倍增的效益,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林下生金、空间增效”的生动画卷。
从“一片林”到“两层甜”
深秋时节,大桥乡杨沟村的万亩橘林已是硕果累累,金黄的橘子压弯了枝头。而在这片丰收的景象之下,同样蕴藏着另一份喜悦——茂盛的红薯叶匍匐满地,村民们正忙着进行最后的采收,一垄垄新挖的红薯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亮,与树上的金黄果实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立体丰收图”。
“三十年前推广林下套种时,大家还将信将疑。现在看看,这‘一地两收’真是摸对了路子!”种植大户刘保善捧着刚挖出的红薯,算起了经济账,“橘子是‘长期存款’,红薯就是‘活期利息’。光是林下这季红薯,亩产就能突破1000斤,合作社订单收购,收入很稳定。”
近年来,杨沟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生态农业合作社,创新推行“橘-薯”时空互补种植模式。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的联动机制,统一规划、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全村林下套种面积已突破600亩,带动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大关。
从“单打一”到“双赢局”
林下经济的效益提升,离不开科技支撑和组织创新。乡党委深化“党建+产业链”建设,在县农业农村局支持下,与省种业中心共建“林下经济专家工作站”,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技术保障。
“我们选育的‘白甘薯’品种特别适合林下环境。”专家工作站负责人、高级农艺师陆耿介绍,“经过三年数据监测,套种模式下橘园综合效益提升40%以上。红薯生长有效抑制杂草,减少管护成本,其落叶还田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形成良性循环。”
在党员示范户带动下,合作社不仅成功注册“杨沟红薯”品牌,还开发出红薯干、红薯粉丝等加工产品,延长了产业链。今年9月,首批“橘林蜜薯”通过电商平台销往长三角地区,市场反响热烈。与此同时,与本地餐饮企业合作的“红薯宴”也即将推出,进一步拓展增值空间。
从“绿资产”到“金饭碗”
产业的融合发展,为这个深秋时节的乡村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大桥乡正精心打造“春赏花、夏观叶、秋收果、冬品鲜”的全季农旅体验项目。
游客可以同时体验摘橘子和挖红薯的乐趣,品尝我们特色的红薯制品。昔日的普通林地,如今成了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站在观景台上远眺,满山遍野的橘树在秋阳下熠熠生辉,林下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清香。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通过“上下结合”的立体种植,实现着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稳稳地托起村民们的致富梦,奏响了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协奏曲。(刘珊珊 李建伟)
关键词:


“战马全能小将系列赛”引爆国庆青少年体育热潮..
一线品牌专业认证!帝奥斯门窗全方位发力共推新发展..
税力破浪,“纸”向中亚新丝路
中国探洞游乐行业高峰论坛:探索成长的未来..
爱慕运动|告别枯燥乏味 点燃你的运动热情..
2019全国青少年迎春大联欢在重庆拉开盛大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