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习俗共传承 精神文明践于行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稚嫩回答的童声此起彼伏…… 5月26日,信阳市平桥区平桥街道区府路社区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辖区众多居民以及平桥区八小的15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共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活动伊始,社区特别邀请的木子老师为大家开启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端午节知识之旅。从屈原投江的悲壮故事,到赛龙舟时锣鼓喧天的热烈场景,从包粽子时粽叶与糯米交织的清香,到挂艾草驱邪避瘟的传统寓意,再到佩香囊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景,木子老师的讲解让大家深入了解了端午节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知识讲解结束后,活动进入实践环节。现场人员分为两组,开启不同的传统文化体验之旅。一组由辖区居民组成,围坐在摆满糯米、粽叶、红枣、绳子等包粽子材料的桌子旁。经验丰富的阿姨们主动担任“老师”,热情传授包粽子技巧:“先把粽叶卷成漏斗状,注意别留缝隙,然后放糯米,再加点红枣,最后用绳子绑紧,要系结实咯!”在阿姨们的悉心指导下,大家从最初包出的粽子形状各异、松散漏米,到逐渐熟练,一个个饱满紧实、小巧玲珑的粽子成型。
另一组由平桥区八小的15名学生组成,在木子老师带领下进行香包制作。桌上整齐摆放着彩色布料、丝线、香料、剪刀等工具材料。木子老师展示成品、讲解步骤后,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制作。裁剪布料、细心缝合、装填香料、系上流苏,每一个动作虽显笨拙却无比专注。不一会儿,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香包诞生,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老师,你看我做的香包好不好看,我要把它送给妈妈,让她每天都香香的!”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区府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芩岑表示,此次端午节主题活动是社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活动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让居民和学生深入了解端午文化,体验手工制作乐趣,增进邻里感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未来,平桥街道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形式更多元、内容更丰富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让社区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温馨家园,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李倩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