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作法赋能基层治理 公益课堂点亮民生“微幸福”
“手机上收到‘免费领红包’的链接能不能点?”“油锅起火该怎么处理?”在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江林新城北社区的公益课堂上,30余名居民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这是该社区运用“百千万”工作法推出的民生服务项目之一,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将反诈宣传、消防安全等实用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让基层治理既有温度又有实效。
"百事帮"架起连心桥 陌邻变亲人
“以前邻居见面都不认识,现在大家一起上课、参加活动,遇到问题还能找‘百事帮’队伍帮忙。”居民王阿姨口中的“百事帮”,正是江林新城北社区通过“百千万”工作法组建的邻里互帮队。社区以党组织为纽带,发动普通党员、流动党员和热心群众,将“生人社会”转化为互助互爱的“亲人社区”。
公益课堂的开设正是这一理念的延伸。社区党总支整合“百事帮”队伍中的专业资源,邀请民警、医生、律师等担任讲师,每月开设生活常识课程。“课程内容都是根据入户时收集到的需求,比如老年人防诈骗、家庭急救知识,特别实用。”社区党总支书记刘诗玮介绍。
“千户访”精准对接需求:从“坐等诉求”到“主动服务”
如何确保公益课堂“接地气”?答案藏在社区的“千户访”入户中。去年以来,社区邻里互助队累计走访群众千余户,梳理出“老年人防诈意识弱”“新住户安全知识缺乏”等共性需求,据此定制了公益课堂的内容。
“走访时发现,不少老人因诈骗损失积蓄,我们就重点增加了反诈课。”志愿者张师傅说。课堂上,民警用真实案例拆解骗局,居民们边听边记,课后还主动当起“宣传员”。这种“需求—服务—反馈”的闭环模式,让社区服务更精准。
“万家和”平台聚力解难题:小课堂撬动大治理
公益课堂的背后,是社区“万家和”党建联席平台的支撑。通过整合民警、物业、司法等多方力量,社区将课堂延伸为解决问题的“会客厅”。例如,有居民反映小区消防通道杂物堆积,课堂上的消防安全课便同步联动物业开展专项整治,隐患一周内整改完毕。
“百千万’工作法的核心,是把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每个角落。”如今,江林新城北社区的公益课堂已惠及居民百余人次,成为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