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故事 >> 正文

淮水岸边生长出民生的春天 淮安市淮阴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履职在一线

Date:2025-05-07 15:34:12    来源:    作者:   访问:117   

初夏的晨光漫过淮阴老街的青砖黛瓦,王家营街道北桥社区公告栏前,几片槐花随风飘落。区政协常委樊维明驻足良久,指尖抚过公示栏上"汽修厂宿舍改造方案"的标题,褶皱的眼角漾开涟漪。三十载风雨剥蚀的老楼即将焕发新生,恰如这枚鲜红的"协商议事"印章,在斑驳的时光里烙下民主协商的印记。

扎根本土的根系:13+5+X的城乡脉络

当省政协的指导意见如春风拂过淮水两岸,淮阴区政协以"13+5+X"的根系架构,在城乡肌理中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的协商网络。13个区域型工作室如同深扎镇街的根瘤,5个界别型工作室宛若专业脉络,X个专题工作室则是破土而出的新芽。在渔沟镇杨庙村的田埂边,农工党委员工作室的义诊帐篷与金黄麦浪相映成趣;新渡口老校舍的青砖墙上,"城市公共空间活化利用"的研讨声穿透斑驳光影。

"要让每寸土地都生长出民主的根须。"谢鹏主席的比喻化作行动指南。在二河河畔的高家堰镇,委员们将防洪堤坝的石块垒成议事台;在国家级高新区的众创空间,界别工作室的玻璃幕墙倒映着创业者与委员的剪影。这种扎根大地的姿态,让协商民主不再是庙堂之上的宏论,而是浸润着泥土芬芳的生动实践。

连心桥上的回响:当电梯升起民生温度

王家营街道委员工作室的会议记录本上,铅笔标注着加装电梯的138处细节。从电梯井道与老墙的应力测算,到8户居民的出资比例,再到后期维保的"共享钥匙"方案,每个数字都凝结着14次现场踏勘的温度。当施工队将第一根钢梁嵌入楼体,围观人群中爆发出春雷般的掌声——这声响穿越三十年时光,回应着1993年建筑队打下第一根桩时的期许。

在古寨中心小学的教室里,民进界别委员正俯身为留守儿童调试显微镜。"同心送教"活动已持续198天,累计为132名儿童打开科学之窗。而在新渡口街道的闲置校舍改造现场,刘勤委员带领团队用BIM技术复原民国学堂风貌,让沉寂的砖瓦在乡村振兴中重获新生。这些具象化的民生图景,恰似蒲公英的种子,将协商民主的基因播撒在淮阴大地。

生长中的年轮:26次春风化雨的深耕

翻开区政协的履职日志,26次宣讲如二十四节气般精准落位。在徐溜镇的蔬菜大棚里,农业界委员用方言讲解冷链物流政策;在长江路街道的社区书院,法律专家用"以案说法"解开物业纠纷的千千结。38条民情民意从田间地头汇聚,在"码上议"平台化作16场协商议事活动的星火,最终在政协会议上燎原成6件重点提案。

当渔沟镇的招工专列驶出站台,15名挂钩委员的调研报告正摆在区委书记案头。这份凝结着8次企业走访、6场用工座谈的"民生答卷",让返乡农民工的月均收入增加了820元。而在长江路街道的"银发驿站",医卫界委员每月带来的义诊服务,已累计为437位空巢老人测量血压、解读体检报告。这些用脚步丈量的履职轨迹,终将在时光年轮中刻下温暖的印记。

暮色中的汽修厂宿舍,施工围挡上的"幸福梯"设计图泛着暖光。老住户们坐在爬满凌霄花的墙根下,望着即将贯通的电梯井道,谈论着即将成立的"电梯管理委员会"。三十年的光阴在此刻完成奇妙的循环:当年建筑队夯下的地基,如今托举起通向云端的阶梯;生机勃勃的协商议事制度,正在生长为滋养民生的参天大树。当最后一缕霞光掠过淮阴大地,那些深扎基层的根系,正悄然酝酿着下一个春天的绽放。(刘东 邵芸 刘杰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