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阵地 聚合力 促平安
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平桥街道纵深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聚焦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主责主业,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在综治中心“办得了事、办得成事”,切实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社会治理“晴雨表”、矛盾解纷“终点站”、服务群众“连心桥”,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建强阵地,推进治理平台全层级升级。全面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组织、人员、经费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标准建设综治中心阵地,累计投入资金140余万元,中心占地460平方米,设置“五室一厅”,采用“接待大厅+类案调解室”功能分区模式,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融合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服务等功能,引入公共法律服务、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成功打通“法—调—仲—访—诉—研”矛盾化解全链条,成为直面群众诉求的前沿阵地,在实体建设、工作平台、治理模式上优化升级,推动社会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整合资源,推进治理体系全链条优化。聚焦功能集成、业务协同、运转高效等核心能力建设,整合各方社会治理资源,优化综治中心配置,实现“一个中心、一体运作”,建立“多网合一”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两种方式”兼融并进。线下通过群众接待、窗口服务和网格员巡格等方式面对面服务群众,线上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受理、流转群众诉求,“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步运行,推动群众诉求快速受理解决、事件高效流转处置。坚持多个部门联动协作。按照“集中办公+协同联动”形式,群众接待大厅实行综治、信访、公安、司法联合办公工作机制,根据辖区高发、易发、频发的矛盾纠纷类型,在矛盾调处室下设征地拆迁安置、劳动人事争议、城建和物业服务、涉法涉诉4个专业调解室,多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常驻+轮驻+随驻”工作模式,加强信息共享,强化协同配合,打造“一中心”调度、“一揽子”化解的工作格局。坚持“一张网络”细化管理。将所辖14个社区科学合理划分为100个基础网格,4个专属网格,配备70名网格长,100名专职网格员,负责社情民意收集、民生事项服务、安全隐患巡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网格化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24年,通过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平台上报完成事项11707件。
闭环管理,推进多元解纷全流程增效。秉承预防化解“小”家庭纠纷,共同促进“大”社会平安的工作理念,坚持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多方联动、聚力攻坚,实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联动联调、风险稳控闭环处置。抓好排查预控。牢固树立“预防走在排查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用好社区民警、“五老”调解、社区网格、法律服务四支队伍,有效壮大了矛盾纠纷防范化解的中坚力量,灵活运用走家串户、面对面接触、线上微信群等方式,开展矛盾纠纷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准确掌握矛盾纠纷动态,把好首道防线。实行分级调处。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由网格员、社区干部、“五老”同志发挥“乡情”的优势,对纠纷进行“初诊”化解,针对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街道综治中心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社区联合“会诊”,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解决群众诉求。落实跟踪回访。做实全流程跟踪回访工作,对已解决的群众诉求和已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定期回访当事人,听取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处理后可能出现的反弹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避免同一问题反复出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13起,化解113起,化解率100%。
下一步,平桥街道将继续坚持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朝着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的“规范化”目标迈进,提供“点单式、外送式”服务,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丁玉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