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鹤山区: “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
平安,是和谐之基;平安,是民生所盼。近年来,鹤壁市鹤山区委政法委大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以社区“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显著提升治理效能,群众生活环境更加稳定和谐。
深入基层主动访 民情民意脚步量
聚焦基层治理现状和居民服务需求,鹤山区委政法委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组织网格员深入社区开展常态化走访行动。网格员们像对待亲人一般,尽心尽力为居民解决各种烦心事、闹心事。此外,鹤山区委政法委常态化组织网格员深入社区开展敲门行动,通过走访面谈等方式,收集居民对物业管理、邻里矛盾等方面的诉求,认真记录并分类处理。网格员们坚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需要协调的积极处理或上报,确保群众的诉求、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
矛盾纠纷源头治 “廊亭议事”显成效
“真是太感谢了。要不是网格员邀请我们‘廊亭议事’,真不知道这事儿要拖多久。”2月19日,鹤山区东山社区的李先生握着网格员的手不停道谢。不久前,李先生出差时家中水管爆裂,积水把楼下邻居的沙发泡坏了,两家在协商赔偿问题时起了争执。“李先生愿意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但他认为物业公司未能及时发现问题,也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物业公司不同意李先生的说法,楼下邻居又一直找李先生讨说法,三方关系越来越紧张。”东山社区网格员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网格员迅速邀请社区“红纽带”矛盾调解队,将三方邀请至社区议事亭调解。在工作人员积极耐心的沟通下,三方达成和解,一场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鹤山区委政法委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新模式,以“廊亭议事”机制为基础,以“顺心茶铺”为平台,充分发挥网格员和“红纽带”矛盾调解队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人民调解新格局,确保琐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网格,居民矛盾纠纷尽早发现、尽早化解,社区治理更加精细化、民主化,补齐了基层治理短板,促进了社区邻里和谐,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
法律援助暖民心 普法宣传入万家
鹤山区委政法委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化解社区矛盾纠纷中的专业作用,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失能老人刘大娘是鹤山区广场社区的一位居民,一段时间以来,她多次请求社区协调解决儿女赡养事宜,却因为两个子女拒不到场未能调解成功。社区网格员随后将此事反映给了基层司法所。司法所工作人员了解详情后,随即向鹤山区司法局汇报了相关情况,并联系社区法律顾问,共同上门为刘大娘办理法律援助手续,把司法服务送到了居民家。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刘大娘的子女接受了司法部门提出的赡养方案,老人也因此得以安享晚年。
此外,鹤山区委政法委定期组织普法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他们引用真实案例进行讲解,让居民听得懂、学得会,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法律素养,增强了居民的维权意识。
网格无小事,处处需用心。鹤壁市鹤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持续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将矛盾化解在网格、化解在一线,做群众的“贴心人”,为群众营造更加平安、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岳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