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届中国国风时尚周如何激活中牟文旅与产业双引擎
作为“郑开同城化”主轴上的核心增长极、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河南中牟新区不仅坐拥中原文化的深厚根脉,更以“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文旅融合创新引领区、时尚产城融合先行区”为定位,联合中国服装协会和艺尚未来产业发展(杭州)有限公司,以艺秀小镇为时尚产业载体,走出了一条文旅与产业共兴的特色路径。2024年,中牟接待游客超3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1.4亿元,亮眼数据不仅印证了其“最美中国优秀文旅度假城市”的实力,更为时尚产业落地筑牢了消费根基。当10月15日河南中牟新区·艺秀小镇时尚发布中心的闭幕灯光落下,为期三日的2025首届中国国风时尚周,便在这片兼具文化厚度与产业活力的土地上,完成了一次“文化+文旅+产业”的深度共振。
这场以“国风中原・衣脉相承”为主题的文化盛宴,不仅用一系列高水准专场活动演绎了华夏服饰文明的当代表达,更以“时尚+文旅”的深度融合模式,为中牟这座千年文化古城注入全新活力。从10月12日超模身着国风服饰打卡中牟新区地标主题乐园,到13-15日秀演、论坛、艺术展的多维联动,时尚周不仅收获全网千万流量、国家级媒体500万+阅读量的传播热度,更直接带动中牟新区文旅消费热潮,推动中原时尚产业从“文化资源”向“产业价值”转化,成为传统文化赋能区域经济的生动范本。
文旅共振:
时尚IP激活中牟千亿文旅生态
中牟以“中国中牟・幻乐之城”为IP,构建起涵盖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郑州海昌海洋公园、郑州绿博园、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水上乐园、方特梦幻王国、方特中华复兴之路等在内的文旅矩阵,以“秀+演+剧”为抓手,推动‘文化+时尚+消费’三重跃迁”的核心理念,恰好与此次国风时尚周的定位高度契合。中国国风时尚周的到来,为中牟成熟的文旅生态注入“时尚催化剂”,形成“文化打卡—消费转化—口碑传播”的闭环。
10月12日,时尚周启幕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风快闪已点燃当地文旅热度。毛楚玉、田霖、刘瑞华等超模身着华服,亮相一众主题乐园。当超模的时尚身姿与“只有河南”的夯土剧场、郑州海昌海洋公园的浪漫水族馆相遇,传统服饰的雅致与文旅场景的沉浸感碰撞出独特魅力,不仅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拍摄,更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引发自发传播,客流指数再次增长。这种“国风品牌+顶流模特+文旅地标”的组合,正是中牟“景区有秀、街区有展”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让时尚不再局限于T台,而是成为游客可触摸、可参与的文化体验。
活动期间,艺秀小镇时尚发布中心的国风品牌艺术展更与文旅动线深度绑定。从景区游玩而来的年轻人,走进时尚展厅近距离欣赏非遗刺绣服饰、华美的中式礼服;一些家庭游客,带着孩子在艺术展中感受马面裙的纹样美学,“我们想来看看时尚周,之后要在这里好好玩一玩。”国风在这里尽情地吹佛。
行业赋能:
从秀场到产业的中原时尚新生态
如果说文旅融合是活动的“外在活力”,那么对行业发展的深度赋能,则是这场时尚周的“内在根基”——而这恰与艺秀小镇“打造集设计、制造、展示、交易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平台”的产业规划不谋而合。三天时间里,除了五场品牌秀演的视觉盛宴,中国国风时尚大会、中原时尚产业发展委员会工作会议、中原时尚美学研究院工作会议、中原时尚美学研究院“大师课”等重磅环节,更从理论、资源、产业三个层面,为中原时尚产业搭建起“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平台。
10月14日的中国国风时尚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任兴洲提出“国风时尚需扎根消费市场,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统一”,劲霸男装CEO兼创意总监、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设计师洪伯明分享“品牌如何用现代设计活化传统元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前总执委刘悦笛则从美学理论层面解读“东方生活美学的全球表达”。这些主题分享层层递进,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从市场洞察到品牌实践的完整思路。而“2025中国城市时尚文化指数”的发布,更填补了时尚产业数据研究的空白。中原时尚美学研究院的成立及专家聘任,不仅将知名学者与设计师汇聚一堂,更与中牟“深耕中原文化符号,开展传统纹样、色彩、工艺现代表达研究”的规划精准对接,未来将围绕黄河文化、宋韵美学的创新应用展开研究,推动“中原文化”转化为时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业落地层面,艺秀小镇的定位尤为关键。作为中国服装协会、河南中牟新区和艺尚未来产业发展(杭州)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推动的第三个国家级时尚小镇,艺秀小镇以“文旅+文创设计+智能制造+时尚消费”为方向,规划面积达1790亩,其中项目首期计划引入30余家企业区域总部、培育20余家产业领军品牌,带动区域产业落地发展,这正是中牟“三步走”发展中“时尚氛围塑型期”的核心目标。2025首届中国国风时尚周的举办,正是小镇“产业策源地”功能的生动体现。参与发布秀的诸多品牌,收获了来自经销商、买手、面料企业、文旅衍生品牌的合作意向,“文旅引流—消费转化—品牌孵化”产业闭环正在合拢。艺秀小镇将推动中原时尚产业从单一生产向“设计、制造、消费全链路”升级,而时尚周则是小镇迈向“时尚产业聚合期”的又一重要起点。
美学破圈:
从文化符号到日常的全民国风热
中牟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始终坚信“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具有发端性、母体性和辐射力”,2025首届中国国风时尚周,正是体现了文化自信。时尚周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推动“国风美学”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生活,实现文化认同的全民觉醒。
从传播数据来看,活动全网流量超千万,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阅读量突破500万,小红书平台相关话题笔记浏览量突破10万+,视频号、抖音、微博热度居高不下。这些数据背后,是年轻人对国风美学的全情拥抱——“看完织造司的秀,终于敢尝试把马面裙穿去上班,搭配白T恤很日常”“非遗也可以很潮,传统文化不是老古董”“原来国风服饰还可以这样穿搭”……社交平台上网友热烈地交流,国风从秀场的高级感转化为生活的日常感,是可穿着、可体验、可分享的生活方式。
更值得关注的是,时尚周对“国风”的诠释更为多元、全面。JIWENBO用世界语言转译东方美学,面向国际市场;织造司坚持汉服形制的同时改良传统面料,贴近日常;黄刚用科技激活非遗,降低传统技艺的产业化门槛;涂月用极简线条、素色以现代设计语言传递“留白意境”与“物尽其用”的东方哲思;天玺则专注礼服赛道,承载文化情感。这些品牌各有侧重,却共同指向“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化”。正如田凯在“大师课”中所说:“中华文明的传承,不是复制过去,而是用当代语言讲好传统故事。”时尚周让大众看到,国风可以是高端礼服,也可以是日常穿搭;可以是手工刺绣,也可以是科技赋能,这种多元性正是其能够“破圈”的关键。
当10月15日天玺的闭幕大秀落下帷幕,红金礼服上的龙凤纹样与艺秀小镇的夜空交相辉映,2025首届中国国风时尚周的价值已然超越“时尚活动”的范畴。它不仅是一次文旅消费的成功拉动,让中牟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还是一次产业生态的深度构建,为艺秀小镇实现“2035年成为中国时尚基因原创新秀地、建成新时代时尚文旅融合典范”的愿景奠定基础;更是一次文化认同的全民唤醒,让国风美学成为年轻人的生活选择。
未来,随着中牟新区·艺秀小镇的建设推进,这方热土必将成为“国风时尚”的产业高地,而中国国风时尚周,正是这一切的美好开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