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技术与美学,影片《长安的荔枝》视觉构建之路
----摄影指导王博学的索尼CineAltaV 2使用心得
电影《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讲述一位唐朝小人物限时之内完成荔枝运输任务的传奇经历。本片摄影指导王博学是中国影视行业的资深摄影指导,曾参与众多口碑与票房俱佳的影视作品拍摄,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精湛的技术功底在业内享有盛誉。
这次我们有幸采访到王博学老师,他将为我们深入解析“古装现实主义风格”电影《长安的荔枝》背后的创作过程与影像构建思路。作为本片的摄影指导,他将揭秘电影拍摄手法上的大胆创新,以及分享索尼CineAltaV 2摄影机的曝光秘诀和分体结构拍摄经验。
《长安的荔枝》电影海报
不同以往的“古装现实主义风格”
Q:王老师好,能否简单介绍一下《长安的荔枝》这部电影?您最初是怎样接触到这个题材并参与拍摄创作的?
A:《长安的荔枝》这部电影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它是一个的故事,从一个诗句开始,最终表现出一个人的史诗。故事讲述了一个唐朝小吏接受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最终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完成了使命,但事实证明他只不过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粒尘埃。
我跟大鹏导演是第一次合作。这个小说的故事我之前就听说过,但读完改编之后的剧本还是非常惊喜。剧本既把握住了原小说的精髓,又用很电影的叙事方式进行了重新编排,人物非常扎实,情节编排的又合理,加入了很多娱乐性商业化的桥段,读起来非常轻快,最后也保留了小说原本要表达的主题。读完剧本之后跟导演交流了一些想法,就很顺利地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摄影指导王博学在拍摄现场
Q:与您合作的其他作品相比,这个项目在拍摄上有哪些不同?拍摄中的难度与挑战都有哪些?
A:这是一个古装片,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拍出一些视听和视觉上的新意。观众之前已经看过很多古装剧和电影了,以往的古装片都试图拍的很宏大很富丽堂皇,展示它的辉煌。这次因为我们的主角是一个小人物,剧本描写的是他面临的困境和挣扎,所以我想在影片中加入一些现实主义的元素。跟导演聊完之后最终把它定位为“古装现实主义风格”,想用现实主义的基调去表现一个真实的古代人所面临困境时的状态。
拍摄过程中的挑战也很多。为了追求真实感,电影中的荔枝园选择在实景荔枝园内拍摄,这样能给观众带来最大的真实体验,但同时带来的就是它有很多不利于制作的难题,比如外景拍摄很容易受天气干扰,实景荔枝园地势局限进不去拍摄所需要的吊车,很影响光线控制等等。
Q:当您拿到这部戏的剧本时,作为摄影指导,您是如何进行前期筹备的?
A:前期筹备时我会去看一些电影或平面摄影或绘画的作品找一些创作灵感。这次我想把中国传统绘画造型技巧融入到现代电影制作中。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在于西方作品是焦点透视,讲究如何在二维平面上去塑造三维立体感的影像。而中国传统绘画塑造空间的方法是散点透视和虚实结合。它呈现出来的作品更加平面化,有很多意境的留白,让观众自己去想象,这是东方艺术美学的核心体现。
我找了很多唐代的古画来研究它的造型方法,除了看整体的视觉呈现,还放大去看它局部建筑的表现方法,整理出一些用现代造型语言体系下的关键词:阴天、平面化、30-45度俯拍或侧面。电影镜头代表着单一视角,它必然会产生透视,使用越广角的镜头它的空间透视越强烈,越长焦的镜头空间感越压缩。我们常规拍摄大全景大场面大都会选择广角镜头展示宏大,我这次反其道而行,所有的展示空间的大全景都是把摄影机拉远用长焦镜头拍摄,有时候也会用航拍的长焦镜头来拍45度俯视的全景。
古画《胡笳十八拍》官廨全景
少打灯,CineAltaV 2还原真实光影
Q:这是您第一次使用索尼CineAltaV 2摄影机吗?您大概是什么时候确定会使用索尼CineAltaV 2来拍摄本片?选择它的技术考量有哪些?
A:算是第一次尝试使用。在前期筹备中,考虑到古装电影夜戏的光源主要是蜡烛、油灯、火把、火盆这类火光,整体照度不高。而且为了增加火光光效的真实感,我希望在一些场景中尽可能少的使用灯光,或不使用灯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机器本身的感光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CineAltaV 2的第二档原生感光度达到了3200,同时它的动态范围分布更倾向于暗部,上下比例是6:10,使暗部能记录细节的档位更多,这也是非常适合以暗部细节呈现为主的夜戏的拍摄。所以前期测试的时候我重点测试了一下这台机器的表现。最终针对这款机器的特性,把它使用在了一些能发挥它最大作用的场景拍摄里。
剧组正在用CinealtaV 2和分体系统Mini进行拍摄
Q:这次使用CinealtaV 2的哪种分辨率和格式进行拍摄?为什么选择该格式?这部戏用到几台CineAltaV 2进行拍摄?您为CineAltaV 2搭配了哪几款镜头?
A:使用了分辨率为8.6k(3:2),采用X-OCN格式。X-OCN格式相当于是索尼的RAW格式,相较于机内其他压缩格式,这种记录方式拥有高动态范围,可以保留更多的画面细节和颜色深度信息,便于后期调色和特效制作。
我们前半程带了两台CinealtaV 2,后半程低照度使用需求减少,就缩减为1台。为了应对夜戏纯火光照明的低照度环境,给CineAltaV 2搭配了HAWK one4和Cooke S8i两套定焦镜头组,他们的最大光孔均为T1.4
灵动分体结构与惊艳曝光感受
Q:您认为的CinealtaV 2这款摄影机是否可以满足多种类型题材的拍摄需求?
A:不同类型和题材对于摄影机选择的考虑是一样的,CinealtaV 2又多了一个分体功能,所以就又多了一个选择它的理由。
Q:可否介绍一下您使用CineAltaV 2分体结构进行拍摄的使用感受?您认为分体拍摄的优势有哪些?
A:这部影片拍摄中主要使用了它的分体功能。CineAltaV 2的分体设计,在不损失画面质量的前提下,减小机身体积和重量,我们拍演员林邑奴在树林穿行、奔跑追逐的段落大量使用了它。
《长安的荔枝》电影拍摄现场
Q:可否分享一下您在使用CineAltaV 2进行拍摄时的曝光经验?以及拍摄中S-log所表现出的特性?
A:对于CineAltaV 2摄影机上6下10的动态曲线,我们在测试阶段发现,亮部第6档和第5档的位置,虽然在画面上有细节呈现,但是进入调色环节,这部分的细节会不同程度的缺失。所以高光部分通常控制在5档以下。暗部也是同样道理,虽然曲线上有10档可呈现细节,但是趾部下面几档会有大量噪波,为了得到更加纯净的画面细节,暗部基本会控制在5档以上。在前期拍摄中要尽可能精准控制亮部和暗部的范围,为后期调色提供更大的优化空间。
Q:针对双原生感光度的控制,您一般喜欢用CinealtaV 2的800基准还是3200基准?这两档基准ISO在噪点和动态范围上都给您怎样的感受?
A:前期测试过程中,我们在Base800基准下逐步提高感光度至3200,出现整体动态范围的向上移动,这也是大部分摄影机都存在的特点,但是当我们切换至Base3200基准,动态范围恢复至与Base800相同的分布情况。也就是说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任意切换两档原生感光度,只影响曝光水平,不会影响其他明暗结构的分布,这无疑节省了大量调整灯光的时间。
这次CineAltaV 2在拍摄纯火光照明的夜戏时使用的是Base3200基准。在此基准下的噪点控制也很优秀,画面干净细腻,且在从8K下变换为4K或2K的过程中,噪点会进一步被弱化。
《长安的荔枝》正在进行夜景拍摄
敬畏电影,敬畏摄影机
Q:作为国内一线的摄影指导,您和很多国内优秀的导演都合作过,能否谈谈彼此合作的感受?摄影指导如何同导演共同完成创作?您在接触不同题材,与不同的导演合作时,打动您的点有哪些?
A:我对电影有一个很个人化的观点,电影是盲人摸象。电影那么大,每个人摸到的都不是全貌。摄影指导的工作是辅助导演用视听讲故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好看的画面。导演提供情感内核与叙事框架,摄影指导则用光影、色彩、运动为其注入生命。
每位导演都有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创作风格,我每次与不同的导演合作都会催生出截然不同的创作体验,都能在他们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每次创作过程中最动人的时候基本都是大家千辛万苦完成了一个筹划很久的镜头,那一刻大家都为自己的努力付出开花结果而感动。
Q:您如何看待未来电影技术的发展?索尼CineAltaV 2的哪些技术点为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需要进步的空间还有哪些?
A:我感觉未来电影技术应该会往更细分的有更明确使用场景的方向去发展,很难在大的领域上有突破。像索尼CineAltaV 2去改变它本身的CMOS是不太可能,但它的分体功能确实有很多很明确的使用场景,它目前已经做到了它这个功能的顶端了,再突破只能是往其它使用场景去扩展。
关于索尼电影摄影机系统
索尼电影摄影机系统
索尼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忠实还原创作者的意图。凭借在影视制作领域丰富的经验,索尼推出了丰富、高效的创意拍摄系统,以满足高质量电影创作的各种需求。索尼电影摄影机系统以CineAlta系列为核心,包含在影视制作行业广受好评的数字电影摄影机CineAltaV,CineAltaV2和CineAltaB。在纪录片和电视剧创作中广受欢迎的全画幅电影摄影机FX9,全画幅PTZ摄影机FR7,适合灵活创作的FX6,轻巧便携的FX2,FX3以及“年轻人的第一台索尼电影机”FX30。CineAltaB为多元化影视创作而生,丰富了索尼电影摄影机系统,赋予影视创作更多想象。此外,索尼提供高对比度和丰富色彩还原的CrystalLED黑彩晶屏幕以及虚拟制作工具套装,改善制作流程,助力影视创作者提升创作的自由度。
欲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敬请关注索尼电影摄影机系统(sonystyle.com.c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