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交通照妖镜”让交通违法难遁形
“平台现在开始对黄标车进行监控。”5月5日早晨,在罗甸县交通指挥中心的一个大屏幕前的控制台上,民警罗真静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登录公安交通智能管控系统。他在布控类别里选择了黄标车,不到1分钟,屏幕左上方有红灯亮起,一台正在行驶的车辆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紧接着,车牌号码、车牌种类、卡口名称(车辆出现的地点)、行驶方向、经过时间等信息显示出来。
罗真静将车牌号码输入管控平台的子平台,该车辆的全部信息瞬间就被调取出来,经过比对后确认这台车是一辆黄标车。罗真静马上拿起桌上的对讲机:“嘀嘀……连城桥街口有黄标车出现,谁请在附近巡逻,请立即前往拦截。”只用了3分钟,巡警就成功将这辆黄标车拦下。
近年来,随着罗甸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猛增,道路交通流量随之提高,县城区道路交通的供求矛盾愈来愈突出,交通违法管理的人力成本呈上升趋势。为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科技化、精细化水平,该县投入1200多万元建成了县城区智能交通系统。
“这块‘交通照妖镜’非常给力。”据罗真静介绍,使用这套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提高车辆及违法行为的捕获率,提高车牌识别率和取证有效率,同时有着更完善的数据存储和读取性能。违法取证可以关联到人,能有效遏制驾驶分买卖,提高机动车驾驶员的自觉性,增强安全意识。
据了解,该县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建设已于2017年1月竣工,项目主要内容为县城区主次干道12个路口红路灯、电子警察系统,40套违章停车自动抓拍系统、指挥中心交通管理平台建设,共计166个电子抓拍摄像头。164个电子抓拍摄像头可适时对主次干道闯红灯、压线行驶、逆向行驶、不按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的抓拍,有效防范和减少因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堵塞和交通混乱;12个电子警察系统摄像头可对经过该路口(段)的车流量实施检测并记录城区车辆情况,为城区道路交通组织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有利于组织调度交通流,改善治安和交通秩序;卡口监控可对县城区各路段道路通行状况进行适时动态掌握,遇有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情况发生,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可立即通知路面执勤及巡逻人员及时前往疏导、处置,实现了可视化、扁平化指挥调度,有效避免漏管。
自启用以来,该系统共指挥调度重大道路交通安保3次,一般性交通安保9次,共抓拍闯红灯1692起、逆向行驶1305起、违停3234起、依托这套系统,罗甸县实现了城区道路交通违法精准打击和精细管理。4月底以来,随着环保督查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黄标车布控189辆,共查获6辆。该县借助该系统实现了对黄标车的精准整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