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税务:“碳”索绿色饲料 赋能蓝色升级
2025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北海举办,叠加北海刚发布的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标准,这座沿海开放城市正以“生态+产业”双轮驱动,抢占区域水产合作新高地。
在此背景下,位于北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卜蜂(北海)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泰国正大集团在华独资企业、深耕北海 23年的行业龙头,更连续5年获评A级纳税信用,以“诚信经营”底色筑牢发展根基,正以绿色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布局对接东盟合作—税务部门的精准税惠服务,既是对其合规纳税的正向激励,更是其突破转型瓶颈的关键支撑。
2000年至2011年,中国水产饲料年平均增长15%,水产配合饲料的广泛使用是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然而,在初期追求生长快、产出高,对养殖环境、水域生态环境等受污染面关注较少,例如从碳排放来看,由原料到饲料生产相关的环节产生碳排放约占60%,在养殖水产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水体污染。随着水产养殖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下游养殖端对“绿色低碳、生态环保”饲料的需求日益迫切。
“水产饲料从原料加工到终端养殖,全链条碳排放占比超60%,水体污染风险更是行业痛点。”该企业负责人周永顺坦言,在北海加快构建“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发布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标准的背景下,企业必须从“追求产量”转向“生态优先”。该企业一直在探索环保型水产饲料的生产路径,由传统饲料原料的供应链模式转变为“公司+养殖厂”的自循环模式,由公司和合作养殖厂共同养殖水产,回收达标的鱼骨、虾壳等原材料,同时,组织研发团队开发新型蛋白源和低能耗的生产设备,减少由原料到饲料生产相关的环节的碳排放。
但转型之路面临现实挑战,新型蛋白源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低能耗生产设备采购成本高,加之研发初期产品市场验证周期长,企业一度面临资金周转压力。而“五连A”的纳税信用资质,为争取税费优惠等政策支持、稳定上下游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针对企业的转型之困,国家税务总局北海市税务局北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分局以“守信激励”为导向,聚焦卜蜂水产饲料核心需求,推出“精准定位—高效落地—持续跟踪”的税惠服务方案,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锁定其在原料收购抵扣、研发费用归集、节能设备采购等环节的涉税需求;组建“税务小蓝”党员先锋队,开通A级纳税人“绿色通道”,通过“线上政策推送+线下专题辅导”,针对性解读饲料产品增值税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节能设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费优惠政策;建立“研发进度跟踪服务机制”,动态跟进绿色饲料研发项目,辅导企业规范归集研发费用,实现政策红利与转型需求精准匹配。
据悉,2024年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免税收入约5000多万元,减免税费近40万元。在税费红利的支持下,企业全力投入研发,不仅引进技术型人才壮大团队,还与高校专家深化合作,加速推进低能耗设备研发。“全新的低排放烘干系统即将投产,预计可降低能耗50%以上,每年节约能源成本20%。”周永顺的话语中满是底气。
税费红利的持续注入,让卜蜂水产饲料的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如今,企业不仅实现了生产环节的低碳升级,更在正大集团全产业链布局下,筹备建设“小棚升级模式&大虾养殖示范基地”,逐步构建“种苗—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成为北海对虾生态养殖标准的重要实践主体。更凭借诚信口碑,其在产业链合作中赢得上下游信任,示范基地已吸引20余家养殖户加入。
“‘五连A’是块‘金字招牌’,示范基地推进更顺畅。” 周永顺表示,借东盟论坛契机,依托北海区位优势,把绿色饲料与标准化养殖模式推向东盟,助力北海打造“中国—东盟生态水产合作枢纽”。
从车间绿色生产线到东盟合作蓝图,卜蜂水产饲料的实践,正是“诚信纳税—税惠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未来,税惠铺就的生态合作赛道,将载着“北海标准”驶向深蓝,让世界看见中国水产的绿色力量。
(王钇丁)
关键词:


立于“公生明”之下,古衙署文化焕发新生..
以镜头为笔,铸刻时代脊梁
见义勇为丨危急时刻,寒流之中他上演“极限营救”..
中国探洞游乐行业高峰论坛:探索成长的未来..
爱慕运动|告别枯燥乏味 点燃你的运动热情..
2019全国青少年迎春大联欢在重庆拉开盛大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