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故事 >> 正文

邓州 “飞地共建”促乡村振兴

Date:2025-10-13 16:02:21    来源:    作者:   访问:24   

近日,在邓州市白牛镇周沟村中药材加工厂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分拣膏药贴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中药清香,伴随着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一张张膏药贴剂从这里产出,发往全国各地。

眼前的生产盛况,源于白牛镇针对周沟、白东两村资源困局的“精准拆解”。

“我们村是2011年为支援南水北调工程迁入的移民新村,虽有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却缺乏建设用地,成为当前发展的最大瓶颈,而相邻的白东村虽然有闲置土地,但是却缺乏项目启动资金。”周沟村党支部书记付勇介绍。如何整合资源、破解困境,成为横亘在两村发展路上的现实难题。

2021年,转机出现。该市白牛镇政府获知河南济众惠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有意在邓州设立分厂,投资中药材深加工项目。经过多方论证,两个村位于镇东部工业区附近,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是理想选址。

破局,需要创新思维。但这个打破村界,资源共享的想法,让不少村民心存疑虑。“钱投到外村靠不靠谱?地的租金怎么算?”面对质疑,村“两委”班子一户一户走访,一笔一笔算账。共识,在细致的群众工作中初步凝聚。

在镇党委协调下,周沟村与白东村达成共识:白东村作为“飞入地”提供25亩建设用地,周沟村作为“飞出地”投入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共同引进中医药加工项目,建设河南济众惠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这事关乎两村的长远利益,必须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贯彻到每一个环节。”付勇说,通过党员和群众全程参与民主决策和监督,确保了合作在阳光下运行。

项目推进过程中,两村严格落实工作程序,确立“土地+资金+就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明确白东村通过土地收取租金,周沟村凭资金投入获得分红,并优先招聘两村村民就业。

“这种‘飞地共建’模式,既盘活了白东村的闲置土地,又让周沟村的资金效益最大化,真正实现了双赢。”白牛镇党委副书记周晓明说。

成效立竿见影。“工厂建起来了,用工100多人,村里能干活的都去了,家庭矛盾少了,打牌闲聊的没了,群众的精神头也足了。”白东村党支部书记秦克景高兴地说。

据企业负责人赵俊杰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投产,主要生产膏药贴、冷敷贴等医疗用品,预计年产值超千万元。项目每年为两村集体各增收30余万元,并带动120余名村民就业。

“二期厂房在规划建设中,预计将进一步扩大产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付勇说,产业的根,由此越扎越深。企业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村发展中药材种植2000余亩,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增强了产业韧性和区域协同发展能力。

“飞地共建”的成功实践,正是邓州市系统性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驱动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市围绕乡村振兴“1+N”产业体系建设,灵活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企业、协会、村“两委”、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利益相关群体全过程参与决策,以此盘活农村闲置的房产、坑塘、土地等集体资产。通过入股、出租、承包等形式,这些“沉睡资源”被成功注入产业链,目前,该市已形成服装加工、雨伞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二十余个特色产业体系,落地“家门口”小微企业、工坊、车间1万多家,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养老带小、上班挣钱、农忙种地”三不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而持久的动能。(陈双阳 盛志国)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