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蓝添彩贵港特色产业新图景
从智能车间的环保板材,到跨境贸易的纺织成品,再到循环经济的绿色纸业,一幅韧性和活力兼具的特色产业图景正在贵港市徐徐展开,刷新着外界对这座“古郡新城”的认知。贵港市税务局紧跟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节奏,以“政策精准滴灌、服务提速增效、风险前置防控”的积极作为,让“税务蓝”为特色产业新图景增辉添彩。
税惠“沃土”助木材产业逐绿向新
中国人造板看广西,广西人造板看贵港。在广西,每3块人造板,就有1块产自贵港。作为“中国南方板材之都”,近年来,贵港市传统的木材加工产业正在经历一场从“粗放加工”向“绿色智造”创新蝶变。面对“技改投入大、转型成本高”这一“拦路虎”,贵港税务部门通过定制化政策辅导、税惠政策直达快享,助力企业有效破解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难题。
走进贵港市产业园区(石卡园)的广西华晟木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里不见传统木业的粉尘弥漫:高速环刨机、矩形筛、气流风选机有序运转,原本堆积如山的胶合板边角料、木梢,经过70分钟处理便转化为细腻平整的高级刨花板,最终供应给索菲亚、好莱客等国内一线家居品牌,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国家税务总局贵港市覃塘区税务局聚焦产业发展,主动上门服务,精准对接企业涉税需求。图为该局税务干部在广西华晟木业有限公司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讲解税费政策,为企业发展添力。(陈颖文,施天平摄)
“作为国内首家全用胶合板边角料压制刨花板的企业,研发和环保投入是我们的‘生命线’。”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鹤文说。针对企业发展需求,贵港市覃塘区税务局量身定制政策清单,涵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等,点对点指导申报。“今年以来,我们累计享受各类税费减免近800万元,计划全部投入新设备采购和环保工艺升级。现在公司生产的无醛板占比达50%,颗粒物排放大幅降低,既赢得市场,又护好生态。”李鹤文说。
服务“春风”助服装产业扬帆出海
纺织服装是贵港平南外贸出口的特色产业,面对企业“资金周转紧、退税效率要求高”的痛点,贵港市税务部门优化出口退税机制,打通“税—库—关”协同通道,以“快速退税+合规辅导”双措并举,助力“贵港制造”稳步拓展国际市场。
图为贵港市诺兰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曹增梅摄)
在贵港市诺兰服饰有限公司,一辆大卡车停靠在厂区门口,工人们操作叉车将一批批货物有序装车发往海外市场。作为当地外贸服饰龙头,诺兰服饰今年上半年完成130万件服装生产,实现产值约3400万元,订单覆盖欧洲多国。“外贸最怕‘资金卡壳’,以前退税流程繁、到账慢,影响订单生产。现在税务部门的‘快速通道’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公司负责人周建光感慨。
为支持纺织产业出口,贵港市平南县税务局主动靠前,建立“一对一”辅导机制,指导企业完成出口退税申报;同时加强与国库、海关联动,将退税办理时间压缩至 1.5 天左右。“近三年我们累计享受出口退税约635万元,资金及时投入设备更新和订单生产,让我们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周建光说。2025年以来,当地税务部门已为纺织时尚新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711.6万元,有效缓解纺织企业“出口—回款—再生产”资金压力。
风险防控助重大项目稳健落地
近年来,贵港市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育绿色化工、木业家居、粮油食品加工、冶金建材、能源电力、现代纸业等六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如何服务重大项目稳健落地,以强劲的牵引力带动特色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成为当地税务部门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对此,贵港市税务部门聚焦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税环节多”的特点,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通过“全流程辅导+大数据扫描”,为重大项目稳健落地、牵引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项目建设每个环节都有涉税事项,稍有疏忽就影响进度。”桂平市桥裕纸业有限公司苏经理坦言。为消除项目落地的隐忧,桂平市税务局为项目配备“专属税务管家”,从前期留抵退税解读,到建设中印花税、契税申报提醒,再到环保设备税收优惠指引做好全程跟踪对接。同时,利用税收大数据“扫描”风险,提前预警潜在问题。
“为确保生产的高效和环保,我们为一期项目建设的两条全自动化生产线配备了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每小时可处理1600立方米的生产污水,确保一级排放。税务部门辅导我们享受环保设备优惠,既降低了经营成本,又坚定了我们绿色发展的决心。”苏经理表示,前置化的风险防控,既确保环保造纸项目如期投产,又为特色产业链补上关键一环。目前,投资额约21亿元、年产110万吨包装纸建设项目正加速推进,一期项目造纸生产线、污水处理设备安装进入尾声,厂区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区域主体已完工,预计11月底投产。
下一步,贵港税务部门将继续立足职能职责,精准落实税惠政策,精细服务产业发展,为特色产业发展、“6+5”工业体系的构建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力”。
(杨时冰、方圣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