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实业酒店公寓运营分公司后勤保障先锋师丽平 ——用细节赋能主业
在海洋石油的宏大叙事中,钻机轰鸣、油浪翻涌的壮丽场景常被视为“主角”,而保障这一切高效运转的后勤服务,则如无声的齿轮,虽不显眼却不可或缺。中海实业酒店公寓运营分公司金湖汇智项目的后勤保障团队,正是这样一群“隐形守护者”,团队中有这样一名普通的员工——师丽平,凭借独创的“做床法”与“至诚服务 至臻追求”酒店品格,将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提升至“技能赋能主业”的新高度,成为中海实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生动缩影。
在中海实业金湖汇智园区,后勤保障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这里不仅承载着员工起居,更是中国海油科研人才、技术骨干的“后方堡垒”。师丽平常言:“一杯咖啡的温度,一张床铺的平整,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让人心无旁骛地投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战场。”她的理念与中海实业“为海油员工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高度契合。
金湖汇智项目作为中海实业重点打造的综合性服务基地,涵盖重要会议、培训交流、研究生住宿、餐饮等多项服务保障,其后勤服务的复杂性与专业性不亚于一线生产。师丽平带领的是一支客房服务的团队,他们的任务就是从客房专业化、品质化服务上让客户“共享美好生活,共建温馨之家”。
师丽平的“做床法”在业内堪称一绝。她将传统客房服务升华为一门科学,结合人体工学与心理学,总结出“三线九步”标准化流程:从床单绷紧度、被角折叠角度到枕头摆放高度,每个细节均以毫米级精度把控。她强调:“一张平整无皱的床,能让人瞬间放松;而凌乱的床铺则会传递焦虑信号。”这一方法不仅大幅提升客户满意度,还被纳入中海实业内部培训教材,成为后勤岗位的技能标杆。
她的创新并未止步于此。在客房保障方面,她设计出“快速翻床法”,将单间清洁时间缩短25%,确保了客房的高效周转;针对雨季潮湿问题,她参与改良床品材质,引入防潮垫与透气面料,减少员工关节不适。这些改进看似微小,却间接保障了海油科研项目的连续性。
师丽平的成长轨迹,映射出中国海油“人才强企”战略的深远布局。作为后勤服务保障单位,中海实业将技能人才培养视为服务主业的“核心基建”,通过“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能等级自主评价”等机制,搭建从基层到高技能人才的晋升通道。在公司定期举办的“技能大赛”中,师丽平曾连续三次蝉联客房服务冠军,公司以其姓名命名的中海实业“师丽平做床法”在业内广为推广。师丽平还主动担起公司做床技能培训培养的重任,在每次授课时,她都会提到:“后勤人员不能只是低头做事,更要抬头看路。我们只有了解了客户的需求,服务才能做到客户的心里。”
师丽平的故事不是个人奋斗的缩影,而是中海实业“大服务 大保障”价值理念下技能人才价值的彰显。当前,国家大力推行“新八级工”制度,而中海实业作为央企后勤服务保障行业的领军者,率先将“产教评”技能生态链理念融入后勤保障领域。公司通过“技能工作室”“创新攻关小组”等平台,鼓励技能员工将经验转化为标准,推动后勤服务从“经验驱动”转向“科学管理”。“师丽平做床法”“张正和工作室”就是中海实业诸多实践的成功案例,中海实业用鲜活的实践诠释了新生代劳动者的培养,助力了集团“工匠精神”的代际传承。
师丽平用十六载光阴诠释了“后勤不后,保障为先”的真谛。她的故事证明,在海油石油事业这座“巨轮”上,每一颗螺丝钉都关乎航向;在技能强国的征程中,每一份坚持都值得致敬。服务主业的深度,决定企业的高度;技能人才的厚度,定义未来的广度。师丽平与无数后勤人的匠心,正汇成推动海洋石油前行的磅礴之力,让“咖啡茶水”的温度,持续滋养“石油精神”的硬度。
曾丽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