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算力人才培养体系 支撑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24日,在2025年杭州云栖大会开展数智化产业创新研讨期间,“‘数智化战略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宣传中心)指导,阿里云智能集团与中心所属国鸿教育联合主办。培训班以“数字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为切入点,邀请政府、科研机构、国央企、头部民营企业与媒体近300名嘉宾共同探讨数智化战略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参与支持。
培训活动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宣传中心)正式启动“数智化战略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战略部署,助力加大数智化战略领军人才培养力度,实现超常规构建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前沿探索,为加快实现高水平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阿里云智能集团、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参与联合发布。
培训活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宣传中心)战略规划与公共培训处负责人、国鸿教育负责人聂正标博士就数智化战略领军人才的定义、培养意义及工作计划等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解读。
在当前算力产业快速发展、人才缺口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聂正标博士解读了算力人才培养的核心逻辑与关键支撑。他表示,算力人才培养的核心逻辑是“供需精准匹配、多方协同发力”——既要瞄准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需求,又要打破单一主体培养局限,构建多元联动生态,最终打造支撑产业自主化、价值化发展的“人才生态底座”。而关键支撑点在于理顺“高校筑基、科研机构攻坚、政府领航、企业落地、机构补位”的协同链条:高校聚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学科培育基础人才,科研机构主攻芯片、算法等高端领域突破研发瓶颈,政府侧重战略决策与跨部门协同人才培养,企业专注场景应用与运维实操人才锻造,社会机构填补细分领域缺口,形成“基础人才供得上、研发人才攻得下、应用人才用得好”的良性循环。
在介绍国鸿教育与国鸿智库的核心定位时,聂正标博士表示,二者均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产业转型”展开:国鸿教育成立初衷是把握数智技术革命机遇,核心使命是践行“人才强国战略”,依托自身师资库、案例库等资源,深耕算力、机器人、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培养战略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解决“人才供给侧”难题;国鸿智库则作为战略赋能延伸平台,定位为政企数智化转型的“陪伴式顾问”,提供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全周期服务,打通“产业需求侧”升级瓶颈,二者协同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针对国鸿智库“陪伴式顾问”定位在政企数智化转型中的实践价值,聂正标博士介绍道,该模式源于对转型复杂性的深度认知与过往成功经验提炼,核心优势集中于三方面:其一,核心团队兼具前沿技术研究教育背景与头部科技企业实战经验,既懂技术本质,又熟产业管理,能精准定位转型痛点;其二,构建了覆盖大模型、机器人、智慧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实证案例库,所有案例均经实践验证,可直接为转型提供可复用经验;其三,作为国有平台与产教融合践行者,能深度链接算法研发、算力基建、高校科研等全链条生态伙伴,为政企提供全方位资源支撑。
为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迭代同频,避免脱节,聂正标博士提出“三个跟着走”的动态响应闭环机制:一是跟着技术迭代调整内容,针对异构算力、国产芯片适配等新需求,及时在研修班新增实操模块并邀请企业专家授课;二是跟着需求变化优化模式,针对地方政府“战略型”、中小企业“实操型”需求差异,拆分基础层、进阶层、顶尖层分层培养目标;三是跟着实践效果做闭环,跟踪学员岗位落地情况,结合其在算力项目推进中的反馈反哺课程升级。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高级研修班为例,后续将重点优化“算电协同”“资产资本化”等企业反馈集中的难点内容,持续强化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