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茧吐出金丝线 牵引产业致富路
一方水土育一方宝茧,一缕蚕丝织就富民新画卷。在南召,传统的柞蚕产业以“破茧成蝶”之势,延伸出一条从山林到车间的全产业链,实现“一片桑柞绿,一方产业兴”的华丽转身。在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织设备满负荷运转,丝线飞舞间,工人们熟练地进行排版、摆纬等工序,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而这里编织地毯的“源头活水”,正是来自南召本地柞蚕产出的蚕丝,实现了从“蚕茧”到“地毯”的农业深加工闭环。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张延丽说:“咱们现在车间全是升级后的机织设备,四梁框架、稳针系统这些新技术一上,劳动生产率比以前提高5倍。目前不仅带动了周边200多名群众就业,工人月收入稳定在两千以上,咱们企业也成了连接‘蚕农’ 和‘市场’ 的重要纽带,今年预计产值能再增两成。”
产业链的延伸,正是南召柞蚕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作为全国一化性柞蚕核心产区,南召坐拥150万亩宜蚕柞坡,“召半省”金字招牌的背后,是从养殖到加工的全链条布局。今年,8个乡镇放养秋柞蚕种650公斤,预计收茧50余万斤,带动农户直接增收1500余万元、238户实现致富。更引人注目的是,5000亩良种基地培育出的“宛黄”“豫大”“胶蓝”“鲁红”等“七彩柞蚕”,不仅成为地毯产业的“优质原料库”,也是农旅融合的“活招牌”,真正实现“一片柞坡多重效益”。
南召县蚕菌中心第二原种场副厂长韩国强告诉记者:“蚕菌中心第二原种场从 2017 年开始秋蚕试验养蚕,经过近几年的饲养,已完全掌握了秋蚕生理需求和饲养技术,今年我场饲养蚕种 40斤,目前长势良好,预计收益40万左右。这些优质蚕茧不仅能直接售卖,更能为咱们本地地毯产业提供好的原料。”
南召县以乡村振兴为引领,聚焦柞蚕特色产业,持续延伸“从一粒茧到一根丝、从一块毯到一条链”的深加工产业链,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依托“绿水青山”资源禀赋,通过政策、项目与技术多维赋能,大力发展柞蚕茧丝精深加工,促进“织锦绣”与“焕新颜”融合并进,走实以“一根蚕丝”撬动“富民强县”的高质量发展“新丝路”。
南召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俊峰表示:“我们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推动柞蚕产业从‘单一种养’向‘全链融合’升级,让‘小蚕茧’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名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强‘链式经济’,推动柞蚕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特色化迈进,真正让‘传统老产业’焕发‘时代新生机’,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更大贡献!”全媒体记者: 王璐 胜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