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蓝”志愿服务点亮“心”希望
9月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乡间小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一群身着蓝色税服的志愿者正沿着蜿蜒的道路前行,她们手中提着书包、文具和课外书籍,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这是国家税务总局丹阳市税务局“星火”志愿服务队的“税务姐姐”们,正在进行的助学走访。这支由女税官组成的特殊队伍,用知识与爱心浇灌着乡村的教育沃土,为困境家庭的“小树苗”们撑起一片成长的晴空,用志愿服务点亮孩子们的“心”希望。
在丹阳市,有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伍,她们被称为"税务姐姐"。七年来,这些身着税服的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爱心,与困境青少年结对帮扶,不仅提供物质支持,更注重精神陪伴与心理关怀,为辖区内困难家庭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成长的天空,探索出一条有温度、可持续的志愿服务新路径。
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谢静娴带领青年干部们成立了“星火”志愿服务队,并将 “青税护苗”爱心帮扶活动作为重点志愿服务项目持续推进。召集青年干部集中商讨,建立了详细的帮扶档案和长期跟踪管理机制。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税务姐姐”,每当听到帮扶的孩子们这样亲切地称呼时,她们所有的疲惫都会化作满满的幸福。
孩子们的快乐像涓流不息的清泉,将“税务姐姐”心中的善意浇灌出美丽的向阳花。有一次,“星火”志愿服务队对丹阳市珥陵镇事实孤儿开展走访慰问,了解到一位6岁的小朋友从来没有吃过属于自己的生日蛋糕。于是决定给她过一个美好的生日。大家一起挑选蛋糕、礼物,并邀请了她的小伙伴一同参加。生日那天,小朋友第一次戴上了亮闪闪的生日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漂亮蛋糕,第一次有满屋的人为自己唱生日歌。当生日蜡烛点燃的那一刻,她怯生生地问:“姐姐,许的愿望真的能实现吗?” 现场参与活动的“税务姐姐”都被感动了,从那天起,“集体生日会”成了“星火”志愿服务固定的关爱项目。
随着帮扶工作的深入,“星火”志愿服务团队意识到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精神滋养。于是,她们创新推出了“三维成长计划”:每月一次的“税务小课堂”,每季度一次的“职业体验日”,每年一次的“城市探索”活动。在匡亚明小学讲授税收知识时,志愿团队用“家庭账本”比喻税收的作用。课后,留守儿童小宇在作文中写道:“原来爸爸妈妈打工的工厂交税,才能建起我们的新教室。”这篇获得丹阳市作文比赛二等奖的作品,成了“税务姐姐”最好的鼓励。
“税务姐姐”不仅改变了受助学生的人生轨迹,也让参与其中的税务干部收获了深刻的精神洗礼。“以前觉得工作就是完成任务,现在发现,我们也可以成为别人生命中的一束光。”一位志愿者在心得中写道。在倾听与陪伴中,她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感悟责任的重量,也提升了沟通能力与共情能力。从“帮扶”到“成长”,彼此都成为双向奔赴的生命滋养。
七年来,“星火”志愿服务团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52人,帮扶困境家庭达100余户,范围从物质资助扩展到心理关怀、学业辅导、视野开拓等多个维度。最让大家欣慰的是,当年那对接收“税务姐姐”帮扶的双胞胎姐妹中的姐姐,如今已立志要报考师范院校,她说:“我要像姐姐一样,把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每一棵小树苗,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我们愿做那缕春风,那滴春雨,陪伴他们走过成长中最关键的时光。” 在未来的日子里,谢静娴和她的“星火”志愿服务队会继续当好“税务姐姐”,用税务人的温度,守护更多幼苗茁壮成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广阔天地中,“税务姐姐”正以爱为名,点亮更多“心”希望,书写着税务人服务社会、润泽心灵的动人篇章。
春华秋实,税月如歌。七年来,“星火”志愿服务团队用专业知识浇灌,用无私爱心滋养,让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他们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轨迹,更诠释了新时代税务人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税收工作背后的人文温度。如今,她们正用税月芳华润泽幼苗成长,用无私大爱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增添了一抹温馨而亮丽的“税务蓝”色彩。 史华 邢子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