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乡:文明乡风汇聚基层治理正能量
“移风易俗促文明,时代新风润人心”“文明乡村大家创,文明成果大家享”……行走在河南省内乡县的城乡街道,沿路村庄墙体上的文明宣传标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春风“润物细无声”沁入群众心中。
近年来,该县以党建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依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农村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焕发新风采,为基层治理汇聚正能量。
强化乡村文明建设。该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组织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通过文艺汇演、发倡议书、设立展板、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借助新媒体力量,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在全县营造浓厚的移风易俗氛围。
注重模范人物培育。各乡镇、社区注重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身边的典型力量,对各村涌现出的好婆媳、好邻居等“乡村光荣榜”人物进行广泛宣传。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百姓宣讲团,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文物保护、移风易俗、普法等主题开展宣讲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丰富乡村文化活动。结合“四季村晚·春之声”“四季村晚·夏之华”等载体,该县开展面向乡村的多形式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文化、文艺工作者创作三句半《移风易俗有力量》、曲艺剧《彩礼》、鼓儿哼《移风易俗》等文艺作品,与“四季村晚”文化活动巧妙融合,在马山、湍东、王店等乡镇演出,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让群众了解移风易俗,有效推进“文明之花”落地生根。
规范“一约四会”建设。该县积极推动各行政村对村规民约进行修改,明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发挥农村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推广乡村发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引导力,加强高额彩礼引导治理,“零彩礼嫁女”“跨省协商化解天价彩礼”等现象在内乡城乡不断涌现,文明婚嫁新风尚逐渐吹遍千家万户。(樊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