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召城郊乡:织密“一张网” 服务“零距离”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服务更精准、响应更迅速、治理更高效?近年来,南召县城郊乡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将辖区划分为“责任田”,通过精细划分网格、配强治理力量、畅通服务渠道,把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让基层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用“小网格”托起了群众的“大幸福”。
“以前遇事不知道找谁,现在网格员就在身边,有事随时能找到人。”这是居民对网格化管理最直观的感受。网格是治理的最小单元,划得科学才能管得精准。城郊乡政府按照“界限清晰、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的原则,将16个行政村、3个社区,科学划分为1个二级网格、19个三级网格,并配备三级专职网格员19名,四级网格员163名,确保每个网格范围明确、责任到人,实现“地域全覆盖、人员无遗漏”。网格员手持“民情日志”,开展“敲门行动”,重点记录群众诉求、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信息,建立“网格台账”,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结”
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在“服务”,关键在“解决问题”。城郊乡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网格员从“管理员”变身“服务员”,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多亏了网格员,我家漏水的问题当天就解决了!”居民王先生的经历,体现了网格化治理的“高效”。当地以网格为单位,建立“民情收集—问题研判—分流处置—反馈评价”闭环机制,网格员通过日常走访、线上微信群等渠道,实时收集群众诉求,小问题当场解决,复杂问题由网格党支部协调物业、城管、司法等部门联合处置。同时,针对特殊群体,他们开展一系列“精准服务”:为独居老人,定期上门探望,让老人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为困境家庭链接帮扶资源,解决实际困难;为商户宣传政策法规,协助解决经营难题。
网格化管理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合资源、协同作战。城郊乡打破部门壁垒,推动“网格+职能部门+志愿服务”模式落地,让治理效能最大化。吸纳多方力量参与:联合物业、商户、志愿者等成立“网格共治队”,开展环境整治、反诈宣传、文明劝导等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治理氛围。发现小区消防通道堆物、垃圾桶溢满等问题,网格员第一时间联系物业整改,目前已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10余处;遇到邻里因噪音、漏水等产生纠纷,网格员主动上门调解,成功化解矛盾160余条,调解成功率达80%“从路灯不亮到水管漏水,再到孩子入学咨询,网格员总能及时回应,就像我们的‘贴心管家’。”居民郭师傅说。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从“各自为政”到“协同联动”,城郊乡的网格化管理正让基层治理更精细、更高效、更暖心。如今,在城郊乡的街头巷尾,网格员的身影活跃在楼栋院落,“有困难找网格”成为群众的共识。下一步,城郊乡将继续深化“网格+职能部门+志愿服务”联动,让网格更有活力、服务更接地气,让这张“民生网”“治理网”越织越密,为群众带来更实在的获得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