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河南鹤壁示范区创新基层理论宣讲的实践与成效
为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紧紧围绕“让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目标,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的新路径、新方法,通过整合资源、丰富形式、精准推送,有效增强了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覆盖面,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广泛思想共识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建强宣讲队伍,凝聚多元主体合力
示范区坚持以上率下、整合资源,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贴近群众的宣讲队伍。一方面建立区级领导基层宣讲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宣讲;另一方面面向社会选聘党政干部、党校教师、先进典型等,组成“示范区宣讲团”,并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和内容规范,确保宣讲准确生动。此外,还广泛招募“百姓名嘴”和好人模范,开展巡回报告,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自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宣讲630余场,覆盖党员干部群众超10万人次,切实增强了基层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夯实了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内容形式,增强宣讲吸引力感染力
示范区积极推动宣讲形式多样化、传播渠道立体化。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打造“示范新语‘理’上网来”“示范区微课堂”等品牌栏目,推出朝吒吒卡通动画视频,用通俗语言和生动形式解读理论政策。线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红色谱系宣讲”“助国兴邦 我爱中华”等主题宣讲,并创作对口快板《彩礼风波》、诗朗诵《鹤城新风吟》等文艺作品,把理论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中。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系列宣讲产品浏览转发量累计超过10万次,真正实现了“大道理”变成“小故事”、“书面语”化为“家常话”,得到基层群众广泛好评。
三、实施分众传播,提升宣讲精准度实效性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示范区组建了8支专项宣讲小纵队,如“乡村振兴”“巾帼宣讲”“生态文明”等队伍,深入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对象化、互动化宣讲。内容上不仅涵盖党的创新理论,还融入防范诈骗、消防安全、心理健康、环境卫生等实用知识,通过现场演示、有奖问答、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增强宣讲实用性和参与感。此类宣讲已开展超300场,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有效解答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的理论与民生实事深度融合,实现政策宣讲和生活服务双提升。
示范区的实践表明,基层理论宣讲要取得实效,必须在队伍建设、形式创新和精准传播上下功夫。未来,示范区将继续巩固宣讲品牌、拓展传播渠道、深化内容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区新篇章持续注入思想动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