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示范区:“四位一体”工作法发力,垃圾分类精准度与居民参与度双提升
为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创新采用“会议部署、硬件提升、规范运输、宣传渗透”四位一体工作法,通过多维度举措着力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推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四级联动,压实责任筑根基
示范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牵头召开区-街道-社区-物业四级联席会议,聚焦《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新修订条款开展重点解读,明确各责任单位职责。同时要求严格落实“日巡查、周整改”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全区垃圾分类收运体系落地见效,为后续工作开展筑牢制度基础。
转运站提质,二次分拣提效率
在泰山路、淇水关路等6个垃圾转运站,全面推行“人工二次分拣”工作法。通过规范设置分类收集区,配备12组带有统一标识的分类垃圾桶,在垃圾压缩处理前对垃圾进行二次筛选,确保各类垃圾精准投放、有效分类。此外,安排专职分拣员现场指导分拣工作,进一步提升分拣质量与效率,转运站垃圾分类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规范运输,全流程追溯强管理
对辖区7辆垃圾运输车辆进行统一标识喷涂,严格区分不同垃圾类型的运输车辆,确保车辆外观分类标识清晰可辨。运输环节严格执行“三定”标准(定人、定车、定线路),并建立垃圾“收运-处置”全流程追溯机制,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规范化管理,杜绝混装混运问题。
立体宣传,营造氛围促参与
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累计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充分利用社区公告栏、宣传展板等线下载体,常态化开展政策解读与知识普及,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