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故事 >> 正文

河南镇平:党建赋能让民生更有温度

Date:2025-08-19 11:06:28    来源:    作者:   访问:63   

清晨,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枣园村的网格员牛静就骑上电动车开始了一天的例行巡查。看看村头巷尾有无安全隐患,问问独居的王大爷需不需要代买药品……这些看似平常的点滴,正是枣园镇深耕网格化治理,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的真实写照。

枣园镇将全镇科学划分为若干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构建起“镇—片区—村—网格”四级联动体系。网格员们身兼数职,既是信息采集的“顺风耳”,政策宣传的“传声筒”,也是矛盾调解的“和事佬”,便民服务的“跑腿人”。他们每日穿梭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确保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有回应。

精准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事是网格化的优势,网格员依托“网格通”信息平台,及时上报、高效流转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独居老人生活照料、邻里纠纷化解,政策咨询解答、安全隐患排查,网格员都能快速响应、第一时间解决。在枣园镇,网格员已成为群众心中最熟悉、最信赖的“身边人”。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镇网格员累计收集上报各类信息线索数千条,为群众代办服务事项数百件,化解矛盾纠纷580余件。

“食堂就在家门口,饭菜每天都不重样,比自己做的都香!”在镇平县杨营镇尹营村助餐点就餐的孙大爷对当日的饭菜赞不绝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镇平县杨营镇尹营共有3181人,全村60岁以上老人有689名,其中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20余人。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增多,老人们的午餐问题逐渐凸显,不少老人面临“一顿饭热三次”“凑活吃口冷饭”的困境。

万事开头难。在建设老年助餐点时,村民们议论纷纷,“食品安全谁来保障、钱谁来出、啥样的老人符合上门条件,安排谁来送餐?”。面对一系列问题,尹营村党支部严格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寻求最优解、凝聚最大共识。

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尹营村“两委”干部立即组织网格员、党员及志愿者走访谈心,全面摸清老人数量、分布、身体状况、就餐需求等。随后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重点围绕助餐点选址、送餐范围界定、厨师人选和食品安全管理、送餐志愿者招募与管理、资金预算与监管等关键环节,提出修改意见。

在前期准备完成后,将打造老年助餐点提上了党员大会的审议议程,由村民代表进行决议,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商议老年助餐送餐服务实施方案,最终决定在党群服务中心前老年活动中心改造设立助餐点,为行动方便老人提供集中就餐;组建志愿送餐队,为失能、高龄、偏远老人提供上门送餐;资金来源由村集体资金补贴及社会捐助。

今年以来,尹营村累计提供餐食500余次,开展送餐服务320余次,老人们告别了“做饭难”,吃上了热乎饭、放心饭。如今,走进尹营村老年助餐点,干净整洁的环境、营养均衡的餐食、贴心周到的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舌尖上的幸福”,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

网格化治理、助餐点为民只是镇平县党建赋能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镇平县近年来坚持以网格化治理为重要抓手,通过构建覆盖全域、层级明晰的管理服务体系,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镇平县紧扣“五基四化”基层高效能治理体系建设要求,建立贯通县、乡、村、组、网格、户多级联动的数字化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基层社会以“人”为核心的再服务和再组织,夯实全县人、事、物、天、地的数字融合基础,覆盖全县103个县级部门、22个乡镇(街道)、434个村(社区)、28.5万户居民群众。形成了“党建指挥调度、网格精准落图、数据穿透分析”的治理生态。让数字化治理为促进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谭亚廷)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