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聚闻网是聚焦国内外企业品牌新闻,关注企业最新事件和活动,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新媒体。关注品牌、聚焦商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故事 >> 正文

建证城市新生 | 精准焕新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Date:2025-08-15 17:49:13    来源:    作者:   访问:55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建筑的翻新,更是居民幸福生活的升级。中建二局装饰公司承接的首批央企在京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标包十七),邀请小区居民作为改造“焕新合伙人”,共同“建证”小区改造成果;采用“可视化提速、管家式护航、121闭环”模式,以精准焕新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实现从“楼栋焕新”到“生活焕新”的跨越,让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可视化"助推焕新提速

2025年3月,项目正式启动。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一支仅有12人的项目团队迎难而上,积极发挥“一个党员带动一片”示范效应,编织“1+N”责任网,打造攻坚合力。

“咱们人少,但办法多!”项目指挥长杨义涛在周例会上创新推出“1+N”协同攻坚机制——由1名党员带领N名骨干组成攻坚小组。项目团队将改造工程细分为上下水改造、户内供暖管道改造、门窗改造等多个责任板块,由“1名党员+N名骨干”分别认领专项任务,同步制作责任区展板,通过月度评比奖励,不断激发团队战斗力。

走进指挥部,会议桌旁整面墙的各楼层施工图格外显眼。项目团队对常规施工图进行完善,每一层楼设置施工图,包含8户居民的户型图,还增加了进度标注区域。每天收工后,各施工员用专属颜色马克笔,在施工图上对已完成区域画上实线。小刘负责上下水改造,说“昨天画完第14层,接下来要尽快完成第13层!”这种被称作“画线进度法”的土办法,将抽象的计划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目标。项目总工介绍:“我们对每层施工完成的部分进行画线标记,可以直观看出整栋楼的进展。”项目团队通过各楼层施工图,直观看到进度落后的改造区域,有针对性地组织攻坚行动2场,实现“查缺补漏”。

同时,项目团队还邀请居民对改造情况进行监督。常有居民到项目部询问项目进展,他们只需看一眼墙面,就能清楚了解工程进度。24号楼的居民书记,摸着崭新的外墙保温层赞道:“党员带头不是句空话,这些画在纸上的线,就是最好的见证。”


“管家式”助力焕新服务

在二局创新推出施工“楼栋长制”的基础上,项目团队追求“细致再细致”,创新推出城市更新“专职管家”模式,缩短服务“距离”,24小时响应居民需求。项目指挥长杨义涛介绍,以甘家口24号楼为例,24号楼为塔楼形式,每层8户居民,为了方便在施工中与居民对接,实行“户型包干”,遴选了8名技术精湛、善于沟通、执行力强的专职管家,每人负责同一垂直户型的所有居民。

上下水改造,由于需要家中留人,同时需要拆掉原有居民装修,是项目改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专职管家加强与居民沟通,通过入户答疑、人员协调、上门慰问、志愿服务等形式,逐渐得到居民的信任,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进行入户施工。特别是专职管家用心对待入户改造,施工前为居民家中铺设地板保护垫和家具防护毯;施工过程中随时关好门窗、做到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噪音,获得了居民一致认可。在专职管家的精心服务下,开工仅两个月,实现上下水管改造率达到97%。“我们所有管家要求24小时电话畅通,他们不仅是施工方与业主的沟通桥梁,更是改造过程中居民的贴心助手、技术顾问。”杨义涛说。

专职管家既要推进项目施工,又要做好居民协调工作,目前高效解决了管道滴漏、垃圾清理等“急难愁盼”问题20余次。居民楼改造期间,专职管家要负责每日施工信息发布、每日巡查巡检、紧急诉求即时上门、日常问题回访销账等事项,妥善处理居民合理施工诉求或做出解答说明,实现前期有回应、过程有跟踪、件件有着落,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专职管家还实施“需求前置”。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入户改造前,项目团队将集中供水改为每层电梯厅增设临时自来水管线,并在每日施工结束后恢复上下水功能,确保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影响。10楼的孟大爷说:“起初不明白为什么安装临时水管,后来才知道是为减少停水影响。我们老年人上下楼取水不便,现在门口就能接水,考虑得太周到了。”针对24号院居民密集且施工场地狭小的特点,专职管家团队取消地面三级配电箱,采用锂电液压钳、锂电扳手、锂电切割机等无线设备。“我们采用‘无线化’施工工艺,把施工安全放在首位,确保老年居民出行无忧。”项目指挥长杨义涛说。


“121”实现幸福闭环

近日,居民孙大爷专程来到项目部,将一面印有“贴心服务暖人心 改造工程解难题”的锦旗送到项目部,对项目改造工作的高效推进和优质服务表示感谢。原来在入户施工前,孙大爷向项目团队提出了一些自己家的改造修改意见,当天项目团队便更新了改造施工图,并张贴对应楼层。孙大爷说“我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很快就被采纳落实,工作人员还及时向我们反馈处理情况,效率特别高。”

项目团队积极践行“121半日结”工作法(即1小时内响应、2小时内解决、1小时内反馈),通过入户服务累计解决居民困扰问题30余件,确保改造工程既保证质量又彰显人文关怀。同时,团队创新采用“居民点单-项目接单”服务模式,获得居民广泛好评。在项目进场初期,针对居民反映的地下室历史垃圾堆积问题,项目团队立即组织现场核查,迅速完成清理工作,并及时向居民反馈处理结果,实现了服务全流程闭环管理。

项目团队坚持主动倾听居民诉求,通过3轮集中调研收集居民建议、诉求,如“601张先生需要供暖改造”“7楼刘女士对上下水有顾虑”“11楼邱女士需要烟道疏通”等等。为此,项目团队快速响应,开展烟道疏通、落地“安心装”定制化改造方案等10余项民生改善措施,开工两个月获赠锦旗10面。

项目预计2025年10月全面竣工,届时将显著改善小区环境,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项目团队将继续坚持管理创新与服务升级并重,打造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发挥央企示范作用,让更多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黄荣浩)




关键词:

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政府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精彩图文
图文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