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河:青山酿蜜 花下生金
盛夏时节,走进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活水杨村,漫山遍野的芝麻花与栾树花竞相绽放,成群的蜜蜂在花间穿梭。在这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间,唐河县燕龙中蜂养殖基地的100多个标准化蜂箱沿山势错落排开,奏响乡村振兴的“夏日蜜曲”。
8月11日清晨六点,暑气还未蒸腾,唐河县燕龙中蜂养殖基地负责人王燕龙已开始例行检查。作为养蜂世家的第四代传人,43岁的他有着20年养蜂经验。“老一辈用树筒养蜂,取蜜要毁巢;现在用活框蜂箱,产量翻番还不伤蜂群。”轻抚着祖传的老式蜂箱,王燕龙道出技术变革的关键。
在传统古法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中,这个深山里的养蜂世家去年创下6000斤生态蜜的产量,荆条蜜、槐花蜜、芝麻花蜜、栾树花蜜等特色产品通过电商飞出山外,18万元的年产值让“甜蜜产业”渐成气候。
不远处的蜂场石板路上,湖阳镇活水杨村五保户郝国荣正认真学习分箱技术。基地创新推出的“五统一”帮扶机制(统一供种、技术、标准、品牌、销售),已带动周边12户村民发展养蜂,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活水杨村村支书杨宁柱算了一笔账:一群蜂年产蜜60余斤,山区农户养20群蜂,年收入即可突破万元。目前全镇中蜂养殖规模已达3000群,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下,燕龙中蜂养殖基地创新打造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成效显著。该基地充分发挥蜂产业特色优势,通过“农业+文旅+教育”多元融合发展,精心打造了集生态观光、研学体验、手工制作于一体的“蜂旅”融合示范项目,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有效带动村民就业。据悉,2024年该基地接待游客2300余人次,带动农特产品销售80余万元。
青山下的养蜂事业,正从“单打独斗”走向“集群发展”。乡村振兴的“密码箱”里装着生态保护的智慧、产业升级的路径、农民增收的答案。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蜂场,新时代的养蜂人正在续写更加动人的“甜蜜故事”。(王哲 王佳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