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型”淬炼强队伍 “网格”民主惠民生
鹤壁市鹤山区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以“网格化”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忠诚、学习、担当、实干的“四型干部”队伍,为基层高效能治理注入强劲动力,切实打通城市治理与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把牢方向当好政治坚定的“明白人”
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代表团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代表团工作始终与党工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在鹤山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该团代表围绕区域发展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向大会提出了10条涉及群众急难愁盼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高质量议案和建议,积极反映群众诉求,为民发声。不断加强联络站的规范化建设,完善工作制度,优化服务功能,将联络站建设成为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2025年上半年,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6次、代表进站活动5次、议政会2次。
精研业务练就履职尽责的“硬本领”
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将法律法规学习作为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必修课”,聚焦“学法律、用法律、普法律”三位一体,系统性提升法治素养,推动法治思维融入履职全链条。强化普法担当,引导代表化身法治宣传员,以身作则带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组织三团代表先后到黄河文化产业返乡创业孵化园憨刀工艺美术馆、孙炳良人大代表工作室进行走访观摩,将先进经验转化为履职动能,推动代表履职从“埋头干事””向“抬头看路、精准发力”升级。
善谋敢为做好监督问效的“实干家”
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员监督岗”6个,亮身份、明职责、强监督。通过党建引领,将监督要求内化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监督效能。结合当前工作需求,设立的矛盾纠纷调解、公正司法、营商环境、安全环保等专项小组,同时,与代表联络站互动,促进基层治理工作。积极开创“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监督格中显”的基层治理模式,促成基层网格20个,将人大代表编入网格,与辖区网格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等共同开展日常工作。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2起,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问题隐患300余条,上门服务企业60余次,成功激活基层治理“感应末梢”。
心系民需架好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采用“站内+站外”相结合方式,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建立集学习教育、矛盾调处、居民议事为一体的社区工作室——“赵俊茹工作室”。同时,抓住群众喜欢在广场、凉亭、树荫下聊天的特点,把议事场所搬到法治广场长廊,构建“议事廊亭”。组织人大代表定期到走出去接待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共商共解难事,形成“共协商、同出力”的良性循环,让群众说事有渠道、议事接地气、办事更高效。坚持以解决好辖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推动辖区增设健身器材和休闲座椅、维修公厕等与8件民生实事的解决。
鹤壁市鹤山区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将持续深化“四型干部”队伍建设,将“忠诚、学习、担当、实干”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鹤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贡献坚实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