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护航“专精特新”企业合规经营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防城港市税务局聚焦“专精特新”企业需求,以“一企一策”服务模式为抓手,通过政策适配、服务升级、长效护航等系列举措,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合规经营。
政策适配:靶向施策,打通合规堵点
走进广西某集团防城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设备轰鸣,智能化生产线将成品糖精心包装、整齐码放,空气中弥漫着香甜气息。作为全国首家量产精制糖企业,其“防港”牌精制白砂糖荣获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产品质量优秀奖”,并通过了广西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近几年市场竞争激烈,消费需求多变,税务部门定制的‘一企一策’方案,给我们吃了‘定心丸’,让我们合规经营,在经营中敢投入、敢创新。”公司财务负责人曾先生感慨道。
防城港市防城区税务局紧扣企业发展需求,量身定制“一企一策”专属方案,精准筛选适用税收优惠政策,围绕企业购置分蜜机、扒糖机等设备涉及的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深入讲解政策要点、申报流程及合规要求,并辅导企业健全备查资料管理体系,规范固定资产购进发票、记账凭证等资料留存,确保精准、合规、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企业将享受到的税费红利持续投入到设备更新和品牌升级中,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税惠政策的精准赋能下,引进德国普西全自动压滤机、自动分蜜设备,实现一系列工序全自动化运行。
广西上思某林产工业有限公司也同样感受到政策适配的“精准滴灌”。作为广西某集团下属企业,荣获了“2022年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上思县税务局打造“政策画像—风险预警—个性辅导”全链条服务,为企业送上增值税即征即退等优惠政策大礼包,消除企业“政策用错”的顾虑。
服务升级:全程跟进,筑牢合规防线
在东兴市江平工业园区,一颗小小的腰果即将开启它畅游全球市场之旅。作为东兴市首批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试点企业,广西某食品有限公司依托边贸优势,构建起从原料进口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专注于腰果全渠道供应,先后获评防城港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但企业成长,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货源有来自互市边民散户手中的芋头、芒果、菠萝蜜、腰果等,使得交易链条如同散落的星辰般繁杂混乱,价格也参差不齐。再加上边民个体化操作频繁,采购与运输环节原始单据常出现缺失或重写情况,这就直接带来所得税税前扣除赋税风险。
东兴市税务局针对跨境贸易企业的经营特点及落地加工企业跨境采购的特殊性,开展全流程税务合规辅导。在票据管理上,指导企业搭建“一票一档”电子归档系统,让企业“单证匹配-税款计算-优惠享受”全流程可追溯,保障每笔跨境采购业务“单证齐全、逻辑清晰”。同时,针对价格不统一问题,税务部门联动地方商务口岸管理、发改、海关等部门打破数据壁垒,通过边民互市公共服务平台获取商品价格,全面规范边民互市商品进口的交易价格认定。
“从采购到加工再流向全球市场,合规经营始终是我们的生命线。”该公司财务沈某表示。“如今,企业不仅建立起覆盖全链条的税务风控体系,还保持良好的纳税信用,享受到了发票增版增量、出口退税加速等服务。”目前该企业正依托RCEP原产地规则拓展东盟市场,产品通过东兴口岸便捷“出海”,远销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长效护航:机制优化,助力行稳致远
防城港某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内,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转,一桶桶成品油装箱搬运,发往各地。该公司是家集食用植物油、高科技生物产品研发、生产及国内外产、贸、销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型的粮油加工企业。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凭借强劲的创新实力,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防城港市港口区税务局构建跟踪反馈机制,为企业定制“一企一策”实施方案,定期回访,查看“一企一策”评估效果,根据企业经营变化和政策调整,动态优化服务方案。这一跟踪反馈机制打破传统服务的单向模式,形成“定制-实施-评估-优化”的闭环服务链条。让服务方案始终贴合企业发展实际,真正实现政策红利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匹配,助力企业稳健前行。
“在我们享受税收优惠后,税务部门注重后续管理,辅导我们按照规定的期限和方式提供留存备查资料,确保享受优惠事项符合条件,有据可查。”该公司会计刘女士表示。
防城港市港口区税务局构建跟踪反馈机制,定期回访,查看“一企一策”评估效果,根据企业经营变化和政策调整,动态优化服务方案,形成“定制-实施-评估-优化”的闭环服务链条,实现政策红利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匹配,助力企业稳健前行。(高俏 陆凤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