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桐柏:党旗飘扬织密治理针脚
小区楼院间,网格员指尖轻点,居民诉求在线掌握;调解中心内,金牌调解员乡音俚语化干戈为玉帛;背街小巷中,智慧监控全面覆盖,巡逻守护身影穿梭;党群中心里,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温情服务暖人心……在河南省桐柏县,一幅幅基层高效能治理新图景正徐徐铺展。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桐柏县清淮街道紧扣“五基四化”核心要义,将党建引领深嵌基层治理末梢的生动实践。
织密组织建设,延伸红色根系。清淮街道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引领治理的“定盘星”,不断织密组织体系,延伸“红色根系”。构建三级主轴,组织扎根网格。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纵向主轴,将党组织的“根系”精准扎进171个基础网格单元,通过选派党员专兼职网格员,让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楼栋院户,真正实现“楼院有组织、楼道见党员”,为精细治理奠定坚实组织基础。覆盖“两企三新”,激活新兴领域。构建党建引领全覆盖,靶向攻坚建设“两新”功能性党支部10个,选派党建指导员驻点指导,确保党的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引导“两新”组织深度参与社区公益服务,开展共建活动18次。强化阵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整合利用城管服务站、小区物业用房、社区闲置用地等资源,建成“邻里餐厅”、“网格党群服务点”、“社区广场”、“便民停车场”等场所,使其成为网格员日常办公、矛盾调解、群众协商议事的“前沿哨所”和党员群众生活休闲的“便民站点”。
锻造硬核队伍,汇聚治理中坚。清淮街道聚焦“优选严管善用”,打造专业化、职业化工作队伍。后备力量储备充盈,建立社区优秀人才库,动态储备28名后备干部,通过跟踪管理、定期研判、实践锻炼等方式进行培养,确保基层治理“源头活水”长流不息。社区工作者队伍提质增效,打破身份地域藩篱,重点从优秀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产业致富带头人等人员中公开选聘社区支部书记、副书记12名,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严格考试程序,招录33名大专以上学历专职社区工作者,推动队伍平均年龄降至40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85%。网格员队伍规范专业,按照“1+1+1+N”(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1名网格警+N名楼院长及居民代表)标准配强171个网格力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层层选拔出综合素质高、小区情况熟、工作有热情、服务有保障的网格员,将其薪酬纳入县财政保障,街道配套绩效激励,加强应急救护、心理疏导等专业培训,对考取社工证者给予绩效提级,队伍职业化水平持续提高。调解员队伍品牌闪耀,聘请政法信访退休干部、“五老乡贤”担任专兼职调解员,充实街道、社区、网格调解力量,涌现出刘义江、左玉光等群众信任的省市“金牌调解员”,“孙光调解室”、“马大姐调解室”等深入人心的品牌调解室,成为化解矛盾的靠前力量。
创新治理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制度是治理效能转化的关键枢纽,清淮街道着力构建全链条、闭环式治理机制。“四位一体”高效运行,结合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新课题,探索形成了“党建+全科网格+人大代表双员服务+政协委员工作室”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指挥调度,基层组织、人大、政府、政协四轮驱动、同向发力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街道信访、治安、诉讼案件较往年相比降幅在20%以上,实际成效显著。“千名党员联万户”力量下沉,组织街道及县直单位2900余名党员到网格报到亮身份、领任务,同时赋予社区对联户党员的考核评价权,评价结果与党员奖惩任用挂钩,激励党员沉入网格、办实事解难题,成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和治理力量的“倍增器”。协商议事化解难点,创新“红色物业”协商议事机制,联动“双报到”党员、业委会、物业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及居民代表,围绕小区停车难、环境整治、设施维修等热点难点问题定期协商,将民主协商落到实处。共建共享培育新风,依托社区大舞台、居民活动室等场地,联合文化志愿服务者开展常态化共建活动,今年已经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移风易俗等主题,开展文艺汇演、红色电影放映等60余场次,在潜移默化中倡树社会主义新风尚,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精细网格治理,夯实最小单元。清淮街道将网格作为精细治理的基石,持续推动力量、资源、服务在格内汇聚融合。科学划分网格,综合考虑小区规模、人口密度、管理难度等因素,按照500-1000人标准,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71个基础网格单元,实现“多网合一、一格多能”,消除管理盲区。规范运行网格,街道设三级网格,实行双网格长制,一级网格为街道,网格长为街道党政一把手;二级网格为社区,网格长为街道包社区班子成员、社区支部书记;三级网格为小区,网格长为机关、社区包小区干部,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严格落实网格员“定人定岗定责”制度,明确信息采集、矛盾调解、应急介入、困难帮扶等核心职责,建立“日常巡查+重点走访+信息采集+快速响应”的运行模式,确保网格高效运转,问题在格内发现、在格中解决。智慧管理网格,全面推行“智慧门牌”,为实有房屋颁发“二维码身份证”,群众扫码即可享受政策咨询、办事预约等服务,打通治理“最后一米”。
整合平台资源,提升服务支撑。清淮街道着力打造集成、智能的治理服务平台,为高效治理插上科技翅膀。做强综治指挥平台,高标准建设街道综治中心,整合综治、网格、信访、司法、派出所、民政等12个部门力量集中办公,实现矛盾“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做实多元调解平台,构建独具清淮特色的“1+4+14+171”金字塔型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平台,1个街道调解中心统筹指挥,4个“警司访+”调解室专业支撑,14个社区“三解三心”调解室就地化解,171个遍布网格的民调网点源头吸附,深化多元调解,践行“枫桥经验”,今年上半年成功化解纠纷1102起,“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成为生动现实。做优智慧管理服务平台,融合社会治理综合信息、人口信息、网格化管理监控三大平台,无缝对接部门数据,实现对12.3万常住人口的精准管理、全域覆盖的实时监控、突发事件的联动快处。将“雪亮工程”、高空瞭望、AI监控全部接入网格平台,实现重点场所、背街小巷监控无死角。在封闭小区推广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系统,为空巢老人、高危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免费安装“一键呼叫”装置,智能守护特殊群体安全。
党旗所指,治理所向。桐柏县清淮街道以“五基四化”为施工图,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坚实的组织根基、过硬的专业队伍、高效的运行机制、精细的网格单元、智慧的支撑平台,共同托举起社会化参与、法治化保障、智能化支撑、专业化服务的基层善治新格局。一幅组织有力、治理有效、服务有温、和谐有序的新时代基层治理“清淮画卷”,正迎着高质量发展的朝阳,在桐柏大地上绚丽铺展。(张歆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