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乡:干群同心 多元灌溉保秋粮
连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给秋粮生产带来严峻挑战。河南省内乡县大桥乡迅速行动,整合农技力量,科学调配资源,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组织农技专家下沉指导、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等方式,全力打好抗旱保秋攻坚战。
科技赋能 精准灌溉解旱情
在河南村的玉米田里,一条条黄色滴灌带蜿蜒田间,水通过细密的小孔精准滴入作物根部。“以前大水漫灌费水又费力,现在用滴灌系统,用水量节省了近一半。”种植大户张红星扒开土层,查看墒情后信心十足,“玉米正值抽雄期,这墒情保得住收成。”
为应对旱情,河南村推广“滴灌+喷灌”多元化灌溉模式,依托现有水利设施,统筹调配凉泉水与井灌资源。早晚喷灌,通过细密水雾降低田间温度,有效缓解高温灼苗。目前,全村灌溉面积超500亩,灌溉效率显著提升。
专家下沉 一线问诊保苗情
“避开正午高温,选择早晚灌溉能减少蒸发”“每亩滴灌水量控制在20立方米最适宜”……连日来,该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派出的农技人员驻守河南村,现场“把脉开方”。技术员陆耿蹲在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调整灌溉参数:“玉米现在处于需水关键期,要‘少吃多餐’,水肥同步才能促壮苗。”
针对旱情易引发的病虫害,河南村坚持“预防为主”,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对连片农田开展统防统治。“滴灌带浇水时加入防虫药剂,既能抗旱又能防病,一举两得。”村民李改敏指着自家叶片舒展的玉米地说。目前,全村秋粮已普浇两遍,苗情长势明显好转。
干群合力 共绘抗旱同心圆
抗旱一线,党旗飘扬。河南村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带领群众清淤疏渠10余公里,检修水泵4台;通过村级广播、微信群等渠道,每日推送墒情预警和节水技巧;动员农户利用早晚时段错峰灌溉,确保“应浇尽浇”。田间地头,抽水机的轰鸣声与村民的吆喝声交织,勾勒出一幅干群齐心保秋收的生动画卷。
“抗旱保秋就是保饭碗!”该村党支部书记李红果表示,下一步将紧盯天气变化,加快灌溉设施全覆盖,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控和肥水管理,全力夺取秋粮丰收。
夕阳下,连片的玉米地郁郁葱葱,饱满的穗苞预示着丰收的希望。科技与汗水共同浇灌的土地上,河南村正以扎实行动守护粮食安全底线。(李建伟 刘珊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