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东后街:烟火气里飘出“清新味”
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城市管理局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将“一街一特色、一巷一景”作为治理目标,通过创新机制、倾听民意、因地制宜的“绣花功夫”,让曾经脏乱差的背街小巷蝶变为兼具功能性与文化味的民生风景线。
在东后街环卫班组工具间,墙面悬挂的“八步保洁法”流程图清晰展示作业规范:晨间普扫实施“先机械后人工”组合战术,微型清扫车负责3米宽主路,环卫工人使用扫帚清理墙根死角;午后巡保采取“扫帚+火钳+抹布”三件套,对排水沟缝、树池石阶实施深度清洁。这种分级作业模式使单条巷道保洁时间缩短40%,作业面覆盖率提升至98%。
东后街这条曾因流动摊贩聚集闻名的巷道,通过划分“门前三包”责任区,实行“日巡查、周点评、月考核”制度,使占道经营发生率下降97%。环卫班组创新“扫帚+火钳”组合工具,对道路沟缝实施深度清理,让积存数十年的陈年污垢彻底消失。
工作人员还通过每日开展“步行查巷”行动,对保洁不及时的地方进行拍照发至辖区管理员。今年年初以来,累计推动清扫不及时、乱堆杂物等问题328件。这种“人力巡查+台账管理”模式,使问题发现效率提升2倍,整改周期压缩至1小时内。
上班族小王对垃圾收运的变化赞不绝口:“以前早上上班赶不上收垃圾,晚上回来垃圾堆得老高。现在好了,转角那片以前总堆垃圾的地方,清理得干干净净,这效率真没说的!”
“治理好不好,群众说了算。”通过意见箱等渠道,东后街累计收集群众建议400余条。例如,针对居民反映的“收运时间与上班族冲突”问题,环卫部门增设午间和周末收运时段;对易堆积垃圾的背街转角,增加清理频次,实现“问题发现—派单处置—反馈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
从“痛点”变“亮点”,从“管理”到“共治”,鹤壁市浚县背街小巷的蝶变,正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苗苗、卢一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