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关键时期,济南市创新干部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海右菁英培训工程”,选派骨干力量赴北京大学参加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与企业管理专题培训。该培训班学员在京期间,以明确的“七大员”角色定位为指引,将理论学习、资源对接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取得显著成效,为济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强基固本,淬炼履职内功学员严守纪律规矩,当好“守门员”,在京期间展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优良作风,维护了济南干部队伍形象。作为提升能力的“好学员”,他们系统研修北京大学的企业战略、现代治理、资本运作与创新管理等核心课程,理论素养与实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培训前,学员还主动调研了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空天信息大学(筹)等机构,为能力提升打下实践基础。
二、精准发力,高效链接资源学员积极扮演“招引员”和“信息员”角色。紧密围绕济南重点产业与国企发展需求,高效联动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高频次宣介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及“我在济南刚刚好”城市发展品牌。在京精准组织2场国企专场招聘会、1场博士后对接会,成功引进24名北京大学等高校高层次人才签约济南。同时,广泛链接首都高端资源网络,深度对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曙光副院长、许云霄教授团队等顶尖智库,系统梳理前沿科研动态与产业合作信息,为济南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作为城市“推介员”,学员在共青团中央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培训、第五届绿智融合智汇城轨大会等活动中,全方位展示济南人才生态、创新活力与产业前景,显著提升了城市在高端人才和产业界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三、成果落地,服务发展大局学员立足长远,积极转化学习成果。作为“参谋员”,围绕国企改革深化、科技创新策源、人才生态优化等关键领域建言献策,形成的7个高质量调研报告获得市领导签批推广。相关学习成果荣获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岗位建功竞赛一等奖”,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获评中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创新打造“海右博雅沙龙”高端交流平台,邀请北京大学路风教授、济南市国资委副主任沈文涛等专家主讲,汇聚前沿思想。同时,做好“拓展员”,设立“海右博雅基地”作为常态化资源对接平台。目前,已有6个契合济南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签约落地,10余个重点项目进入深度洽谈阶段,有效促进了创新资源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探索干部实训“济南经验”济南市“海右菁英”北大国企班的实践,是地方依托顶尖高校资源赋能干部人才队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通过“七大员”(守门员、好学员、招引员、信息员、推介员、参谋员、拓展员)的清晰角色定位,实现了纪律性、学习力与执行力的有机统一,成功搭建起链接首都高端要素与济南发展需求的桥梁。其成效不仅体现在具体的人才引进、项目落地和资源对接上,更在于探索出一条“沉浸式、任务型、成果导向”的干部实训新路径,为新时代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济南经验”。未来,该模式将持续深化,为济南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济南海右菁英培训工程北京大学国企班:刘凤洲、门燕青,苏 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