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莫格奖年度奖项揭晓:全球公益影像叙事凝聚时代温度
以“影像浪潮・时代进程”为主题的2025国际影像文化周(中国·深圳)于5月23日正式开幕。本届国际影像文化周涵盖全球影像场景产业论坛、斯莫格公益影像奖颁奖盛典、以及公益影像海报展、公益影像创投会和影像大师课等公众影像体验活动共三大板块。
当日傍晚,作为本届影像文化周核心活动之一的2025SmallRig斯莫格公益影像奖颁奖盛典,以一场红毯秀拉开序幕,来自全球的创作者及嘉宾身着盛装亮相,由奥斯卡金像奖评委杨紫烨领衔的国际评审团悉数登场。
现场揭晓了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共22个奖项,包括12个铜奖、5个银奖、2个金奖、年度主题大奖、年度感动大奖及年度致敬奖。活动同步还举办了斯莫格公益影像海报展,展览汇集来自斯莫格奖入围作品的精选海报,通过视觉语言将扶危济困、社会和谐、守望相助、妇女儿童发展、人文关怀、生态文明、动物保护等议题浓缩于方寸之间,构建起一场跨越文化与语言的文明对话,
周阳:
斯莫格奖属于所有相信影像力量
愿意用镜头改变世界的人们
“斯莫格奖属于所有相信影像力量、愿意用镜头改变世界的人们。”乐其创新SmallRig创始人兼CEO、乐其SmallRig影像发展基金管委会主任周阳在颁奖盛典开幕致辞中介绍奖项的诞生源于一次偶然的观影经历。2024年春天,他在从美国返航的飞机上偶然看到了纪录片《以火书写》(Writing with Fire)深受感动。影片讲述了一位印度女性坚持通过自媒体为被黑社会抢占土地的农民发声,揭露选举中的不公。尽管面临家庭歧视、社会压力甚至生命威胁,她依然坚持用影像发声,记录真实。这份勇气深深打动了周阳,让他重新思考影像的价值。
他表示,乐其创新SmallRig始终在幕后为影像创作者提供优质产品与解决方案,但真正打动人心的,是用户使用这些工具去记录生活、推动社会的改变。他认为,企业不应止于“见物”,更应“见人”。正是这种思考,让乐其创新SmallRig走到台前设立了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并面向全球发现和奖励优质的公益内容和优秀的创作者,希望通过持续的行动推动公益影像内容的创作、传播,分享公益的理念和善意善行。
周阳坦言:“我们原本是想给予创作者一些支持,但最后才发现,我们才是那个被深深感动、被赋予力量的一方。3,891部作品,是对这个奖项最大的肯定,也是我们继续走下去最坚实的理由。”他表示,“‘改变,始于看见’,不仅是一个主题,更是一种信念。无论是一只受伤的海豚、一个孤独的留守儿童,不论是不公不义的恶行,还是扶贫济困的善行,伤害、落后、愚昧、温暖、感动,都需要被看见。公益是世界通行的语言,善意能够连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未来,斯莫格公益影像奖不仅仅是一个奖项,更将是一种持续激励、发现、连接公益影像创作者的机制,他表示。斯莫格专门设立了乐其SmallRig影像发展基金,用以常态化开展公益影像内容的创作、交流,发现公益项目和公益影像创作者,并为他们搭建连接的桥梁。周阳最后说道,“奖项从设立的那一刻起,就不再属于乐其创新SmallRig,而是属于所有相信影像力量、愿意用镜头改变世界的人们。在这个人人可为的影像叙事时代,让我们一起用善意连接世界,用善行推动文明,一起纪录,一起推动改变,一起以火书写。”
奖项揭晓:多元议题下的影像突围
颁奖盛典揭晓了从铜奖到年度致敬等22个奖项,以影像力量展现全球公益议题的多元表达。此次奖项是由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获得者杨紫烨领衔的国际评审团,从120个国家和地区的3891部作品中选出。
在场,是摄影师的天职
颁奖盛典上全球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发表了名为《在场,是摄影师的天职》的主题演讲,作为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的中国摄影师,奚志农强调摄影师“在场”的伦理价值,其团队通过影像记录的濒危物种影像,已推动多项国家级生态保护政策落地。
奚志农以四十年的野生动物摄影实践为核心,阐述了他对“在场”的深刻理解与使命担当。他认为,摄影师如同新闻或战地记者,唯有亲临现场才能捕捉最真实的自然瞬间,无论是美好还是残酷。
他曾通过镜头呈现藏羚羊被盗猎者屠杀的尸堆与雪豹母子温情共处的反差画面,揭示自然的多面性,激发公众对保护行动的共鸣。这种真实记录推动了中国环保史上的关键转折:绿孔雀栖息地因影像证据被纳入生态红线,藏羚羊数量从6万增至40万,牧民摄影师计划更让濒危物种的抢救性拍摄成为可能。
面对当代影像技术普及化,他呼吁摄影师坚守职业态度——以在场本能记录时代,用影像参与生态叙事,正如他所说:“当自然保护区建到每个人心里时,野生动物保护才真正有希望”。
SmallRig斯莫格全球公益影像颁奖盛典的现场,主办方为奚志农老师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惊喜:一段来自他多年拍摄地——白马雪山的短片祝福视频。视频中,他的老朋友,同时也是他在滇金丝猴拍摄过程中并肩作战的路茸向导为他送上祝福。而更让人动容的是,路茸向导并不只是出现在屏幕上,他从云南远道而来,亲自站在了奚志农面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重逢,奚志农难掩激动。他表示,这段人与自然的缘分已经延续了数十年,那片土地,那群人,那些野生动物,早已成为他内心的“香格里拉”。
从最初出于热爱拍鸟开始,到如今视影像为一生的天职,他始终希望用镜头让更多人看见自然之美、意识到生态的危机。“这个奖不是一个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奚志农表示,他将继续前行,让更多栖居在中国土地上的野生动物被看见,也让更多年轻的影像创作者感受到自然的召唤。路茸向导表示自己的家乡是深山沟,海拔高、条件艰苦,奚志农却一直为了环境、为了生物多样性坚持拍摄,他要代表全村为奚志农以及为主办方代表献上一个哈达。
作为“2025国际影像文化周”的核心板块,SmallRig斯莫格全球公益影像奖颁奖盛典之后,开展了一场关于“善有引力:对话公益影像”的全球圆桌对话,主题分别是“公益影像的叙事与张力”、“改变,始于看见:公益影像的可能性”。
两场圆桌对话汇聚了奥斯卡金像奖评委杨紫烨、世界游牧影展发起人顾桃、德国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获得者Uli Gaulke、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宋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吕明响、家庭影像FamilyLens创始人顾雪、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特邀导演见鹏、野生救援资深媒体人许帅、电影导演苏童,作家丁天以及凹凸镜DOC联合创始人张新伟分别担任两场圆桌对话的主持。共同探讨真实如何撼动现实、公益影像如何撬动社会杠杆。
颁奖盛典上,SmallRig公益影像媒体联盟正式宣布成立。这一联盟由乐其创新SmallRig联合新浪深圳,凤凰网深圳,凹凸镜DOC,钛媒体纪录片,深焦DeepFocus,导筒directube,毒眸,导演帮,新片场,Mtime时光网,摄影之友等国内外知名媒体机构共同发起,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跨界协作,打造公益影像内容创作、传播与孵化的全球化平台,推动公益影像的普惠化与专业化发展。此次成立的SmallRig公益影像媒体联盟,将依托乐其创新SmallRig在影像场景生态领域的全球布局,联合媒体力量,线上线下同步开辟公益影像推广新空间。
据悉,斯莫格公益影像奖自2024年4月全球启动邀约,2024年8月征片通道开启,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斯莫格公益影像奖面向全球共征集3891部公益内容影片。其中,个人创作者参与作品2895部,约占74%,征选通道和机构创作者参与作品996部,约占26%。
2025SmallRig斯莫格公益影像奖颁奖盛典圆满结束,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将继续支持全球影像创作者,以镜头为媒介,参与公益、讲述真实、传递善意。相信未来有更多创作者记录时代的真实与温度,将善行融入日常,在看见中推动改变,在讲述中连接希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