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为东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近年来,东营职业学院紧扣地方产业需求,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路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4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首轮“双高计划”终期绩效评价考核,并得到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作为全国49所职业院校和机构之一,精彩亮相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受到教育部领导、国内外嘉宾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一、坚持以产定教,提升职业教育适配度
形成“专业随产业动、教学随技术变”的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对接区域重点产业布局,打造专业群融入区域发展新典范。聚焦产业设专业。主动对接全市8大产业20个产业链,将招生专业从57个调整为43个,建成与区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紧密对接的石油化工技术、盐碱地农业技术等5个高水平专业群,专业设置与东营市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100%。锚定产业抓教改。汇聚优质资源校企联合打造核心课程,建设658个企业实际工作教学场景,产教共建专业比例达70%,形成了校企协同授课、共同育人、协作服务新格局。
二、坚持产教融合,增强人才培养精准度
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大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建好“两体两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牵头组建了1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一体推进11个现代产业学院、14个产业创新研究院、17个省级以上协同创新平台,共同体、联合体内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过80%。深化协同育人。建立“引育并举”的师资建设机制,吸引企业工程师、技术能手担任产业导师。实施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制度,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融入教学,着力打造一支“能上讲台、能下车间”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引企入教”,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课程紧密对接岗位,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大幅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一半以上留在东营就业。
三、坚持以教助产,提高服务发展贡献度
以主动姿态融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在服务发展中催生成果,在良性互动中提升竞争力。融入重大国家战略。扛牢服务端牢能源和粮食“两个饭碗”国家战略担当,建成“金平果”排名第一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14名学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用。聚焦服务黄三角盐碱地综合利用,建成全国唯一盐碱地现代农业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入选山东省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项目。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建立经常性企业调研制度,与600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市内龙头型企业深度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等试点,共建“科教研创”平台68个,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和科技产出。近五年,学校获国家专利680项,开展技术服务项目700余项。
下一步,东营职业学院将抢抓第二期“双高计划”和“创优升本”的重要机遇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创新体系,大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高服务东营现代化强市建设的贡献度。(东营职业学院 田鋆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