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品牌、删笔记、起诉通告平台:小红书治理虚假种草要“斩草”也要“除根”
2月25日,小红书对外宣布,正式对云媒易、群量、盛世麒麟等3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提起诉讼。要求上述机构立即停止针对小红书的虚假推广交易等行为,并赔偿小红书经济损失1000万元,赔偿金将用于平台虚假种草治理。
仅仅一个多月前,小红书还对微媒通告、成宝、南京贻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提起诉讼。截至目前,小红书已经对7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发起了诉讼。
之所以起诉通告平台和MCN机构,小红书方面给出的解释是,这些机构从事“代写代发”虚假种草笔记的业务,帮助商家及博主进行虚假推广,对平台内容生态和平台信誉造成极大伤害,同时也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而起诉通告平台和MCN机构,只是小红书治理虚假种草的一个缩影。
因种草心智强,小红书被不少品牌盯上。通过外部中介机构或者平台,品牌以产品/服务置换或现金的方式寻找大量素人,在平台铺设违规营销的内容。
这构成了虚假种草的三个重要环节:不安分的品牌、造假盈利的通告平台,以及大量分散的参与者。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认为,治理需要把生态链、产业链、利益链弄清楚,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打击。如果只聚焦其中一段,上下游的问题不解决,很难有效根治问题。
这也构成了小红书虚假种草的重要思路:下游处理问题笔记,中游起诉通告平台,上游封禁部分违规品牌。
据了解,除了起诉7家通告平台,小红书自2021年12月16日启动的“虚假种草”专项治理,迄今为止已累计封禁81个涉嫌虚假种草品牌和线下商户,共处理相关虚假种草笔记17.26万篇、违规账号5.36万个。此外,今年2月中旬启动的医美品类虚假种草专项,首批已处置违规笔记27.9万篇,处罚违规账号16.8万个。
从封禁虚假种草需求方品牌和线下商户,到起诉“代写代发”中间方的通告平台和MCN机构,小红书虚假种草专项治理范畴覆盖至整条灰色产业链。
“违规营销的治理,我们一定会长期坚持做下去。它是个持久战,有很多治理难点,不是通过单一平台能够完全克服的。比如,类似微媒通告、红通告等这些第三方接单中介平台,我们今天依然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方法来打击它们,但我们会持续尝试、找办法。”小红书总编辑沈炼表示。
关键词: